感冒一般是病毒感染或繼發(fā)細菌感染,多喝水多排尿,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同時排除體內的毒素。感冒時,腎臟在制造尿液時工作負擔重,多喝水,可以緩解腎臟的工作壓力,排尿更順暢,不易尿路感染。另外,水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后,進入血液,可以沖淡血液中的毒素,隨著尿液一起排出體外。
水的比熱較大,1g水每升高1℃需要4.18J的熱量,比同樣其他液體所需的熱量要多,蒸發(fā)潛熱很大,1g水在37℃時完全蒸發(fā)需要吸熱2204J,所以蒸發(fā)少量的汗就能放出大量的熱。人體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熱,還可以通過血液送到體表散發(fā)到環(huán)境中去,使全身各部分保持均衡的溫度。因此,水對于維持機體溫度的穩(wěn)定起著很大的作用。
當人感冒發(fā)燒的時候,人體會出于自我保護機能,大量出汗、呼吸急促、皮膚蒸發(fā)的水分增多。當失水達到體重2%-3%時,會口渴,尿少。當失水達到體重5%-10%時,會出現煩躁、全身無力、體溫升高、血壓下降、皮膚失去彈性。當失水超過體重20%時,會引起死亡。
水是新陳代謝的主要原料。體內的水分不斷吐故納新,通過新陳代謝和各器官的吸收和排除,每18天全部更新一次。感冒時,體內新陳代謝作用紊亂,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無知,多喝水可以通過尿液排除這些毒素。新陳代謝正常,一般感冒5天可以自愈。
感冒時胃腸功能極弱,很難從食物中吸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優(yōu)質的天然水和天然礦泉水中含有大量游離狀態(tài)的微量元素,且易于被人體吸收。感冒時補充優(yōu)質飲用水,對于維持人體正常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是非常關鍵的。
1、一小時喝一次
喝水切記渴了再喝,應在兩頓飯之間適量地喝水,可根據自己尿液顏色來判斷是否該喝水。一般來說,尿液為淡黃色,太淺則是飲水過多,偏深則是要多補充一些水了。
2、飯前少喝,飯后不喝
在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前可喝適量水或湯,刺激消化液分泌,可促使腸胃功能活躍起來。如果飯后飲水則會稀釋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睡前少喝,醒后多喝
睡前喝太多水,會降低睡眠質量。如果睡前一定要喝,可在睡前30--60分鐘前喝。經過一晚上的睡眠,人體損失的水分約有450ml,因此早上空腹喝上一杯水可及時補充水分,益于血液循環(huán),也可促進大腦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