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哭喊聲響徹陜西省婦幼保健院兒科門診部,一兒童從注射室中被媽媽抱了出來,這位年輕媽媽看著孩子原本天真可愛的笑臉哭得稀里嘩啦……這是記者日前走訪陜西省婦幼保健院時看到的一幕。前來就診的病人很多,而兒童患者更加突出,從上午9:00到11:30,兒科門診部一直擠滿了就診的兒童和家長。
據了解,近日前來門診部看病的兒童大多是因為患上感冒咳嗽,從而引起發(fā)燒等病。據當天在門診值班的醫(yī)生介紹,由于前一段時間氣溫偏高,而這幾天天氣轉涼了,許多人沒有注意預防天氣變化,感染上細菌而導致腹瀉、感冒等疾病,“兒童的抵抗能力差,對天氣變化比較敏感,稍不小心更容易患上感冒,加上幼兒園內孩子集中,容易間接傳染感冒。”
“忍點饑、受點寒”,這被兒科醫(yī)家視為育兒的“金科玉律”。西安高新醫(yī)院兒科副主任醫(yī)師白學斌認為,既要注意讓孩子經受適度的“秋凍”,進行耐寒鍛煉,也要注意給孩子適當加衣。當今物質生活豐富,人們攝取的食物熱量越來越高,“常受三分饑與寒”更具現實意義。感冒、發(fā)燒、腹瀉……這些疾病襲來時,很多家長認為是因為孩子受涼了、吃多了,其實不全對。
專家表示,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人和微生物相互作用的過程,微生物有一部分是好的;一部分是隨風草,身體條件好時它幫助你,身體條件不好時它導致你得病,叫做“條件性病原體”;再就是致病的病原體,比如水痘、腸道病毒等。而加強鍛煉、保持衛(wèi)生、接種疫苗等都會減少疾病的發(fā)生,關鍵是加強防護,避免感染。
另外,秋季兒童感冒有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兩種。孩子患感冒后,家長不要盲目給孩子服用家里的備用藥物,兒童感冒要服用專門針對兒童的感冒藥物。一般來說,感冒的恢復期在7天左右,孩子一旦患上感冒,除了遵醫(yī)囑按時服藥外,還應該讓孩子多喝水多休息,防止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