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寶寶會說話了,家長們別提有多開心了,那么為什么寶寶開口說話都是先叫爸爸,而不是媽媽呢?一起來看看吧!
好友雯雯給我打電話興奮地說道,我家女兒會說話了。今天剛睡醒,我老公抱著她在客廳轉(zhuǎn)悠的時候,她喊了一聲“爸爸”。
我老公激動的差點跳起來,嘴里嚷嚷著女兒會叫爸爸了,女兒會叫爸爸了,我連忙湊過去,女兒又喊了一聲爸爸,老公說沒想到女兒開口說話就叫爸爸,女兒真乖。
聽到女兒開口說話,我是很高興。但是隨后心里又酸酸的,你說女兒是我懷胎十月生下來的,生下來后也是我沒日沒夜照顧她的,老公只是下班后有時間抱抱她,你說她會開口說話了不先開口叫媽媽卻叫爸爸。哎,老公白白撿了一個便宜,我覺得我可能養(yǎng)了一個小“白眼狼”。
聽完雯雯的話,我趕緊勸她,先別吃醋,不光是你女兒開口說話先叫爸爸,大部分寶寶都是如此。那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爸爸的發(fā)音比較簡單唄,寶寶剛開始說話時,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對于寶寶來說,爸爸的發(fā)音比媽媽的要容易些。

爸爸的第一發(fā)音是“b”發(fā)音比較容易,而媽媽的第一發(fā)音是“m”,比較婉轉(zhuǎn)一些。要從鼻腔通過并發(fā)出,相對復雜些。
所以寶寶第一聲叫爸爸或是媽媽并不能代表他更愛誰,只是因為簡單好記。同時,就像一些老人說的寶寶先叫媽媽說明寶寶比較聰明,或者先叫爸爸,爸爸會比較累之類的話都是沒有科學依據(jù)的。
那么媽媽怎么培養(yǎng)寶寶說話呢?
1、及早和寶寶進行語言交流
寶寶的學習能力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如果媽媽能盡早的和孩子進行交流,多教他發(fā)媽媽的音,說不定你家寶寶開口說話首先叫的就是媽媽。
但是記著教寶寶說話時一定要足夠耐心,不僅僅要有親切的話語,同時記得給寶寶有愛的注視和溫柔的撫摸,為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
2、用實物引導
教寶寶說話時,可以直接指著爸媽教寶寶說話。讓他叫爸爸或媽媽,然后向他提問,這是誰啊?通過這種不斷刺激寶寶大腦的方式,促進其語言發(fā)育,讓寶寶記憶深刻。
3、多用疊詞
寶寶剛開始說話時更喜歡疊詞,所以剛開始家長在寶寶面前多說疊詞,比如媽媽,爸爸,喝奶奶,寶寶聽了以后會很開心,樂意去模仿學習。
你家寶寶開口先叫爸爸還是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