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首頁 > 作文專區(qū)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素材 > 高考作文素材 籃球女孩錢紅艷

高考作文素材 籃球女孩錢紅艷

2013年02月25日 15:07編輯:希和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導讀:這是一個關于女孩錢紅艷打籃球的故事,錢紅艷沒有因為失去雙腿而放棄,她苦練籃球。這個感人的故事,用作高考作文素材極佳,鼓勵我們不放棄。

  4歲的時候,她遭遇了一場車禍,僥幸逃脫死神魔爪的她卻因此失去了雙腿,為了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樣生活,學習她坐在爸爸找回的籃球里面,這個籃球也從此成了她身體的一部分。這個堅強的女孩就是錢紅艷,人們叫她“籃球女孩”。

  車禍奪走了錢紅艷的雙腿,可在泳池里,雙手猶如天使的翅膀,讓她有了一片自己的天空

  上午8點,錢紅艷來到訓練區(qū)準備開始一天的訓練

  嫻熟的動作、飛濺的水花、空曠的回聲,以及這些身帶殘疾的青少年,讓這個普通游泳館變得很不一般。在這里誕生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走出了一個又一個奧運冠軍。游泳池中水花飛濺,殘疾青少年們用全身的力氣,支配著身體,在水里自由遨游。位于關上石油游泳館內的“云之南”青少年游泳俱樂部,給殘疾青少年們插上了一對會飛的翅膀,在這里他們展開了人生新的一頁。

  備受大家關注的“籃球女孩”錢紅艷,如今已15歲,正在備戰(zhàn)10月份在浙江舉辦的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殘運會結束后,她和隊友們還將沖刺2012年倫敦殘奧會。游泳池里,她行動自如。在水里,很多很她一樣的孩子,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找到了屬于他們自己的快樂。

  2007年5月,第七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在昆明召開,錢紅艷每天都看比賽。看到和自己一樣的殘疾人在賽場上努力拼搏,她被深深打動了。殘運會結束后,經(jīng)過一番考慮,錢紅艷加入了于當年8月29日成立的中國首家殘疾人游泳俱樂部——“云之南”青少年游泳俱樂部,成了俱樂部的首批隊員,由培養(yǎng)過多名殘疾人游泳世界冠軍的國家隊著名教練張鴻鵠親自指導。

  如今的錢紅艷長大了,健壯的雙臂十分有力,臉上不時露出可愛的笑容。她和隊友們每天都要接受不少于4個小時的專業(yè)游泳訓練。錢紅艷對水有了很深的感情。“在水里很輕松,比在地面上自由,在水里哪里都可以去。”話不多的錢紅艷還有一個或許并不遙遠的奧運夢想。 “我很希望有一天能參加奧運會,像前輩們一樣站在冠軍領獎臺上。”

  她在上一屆省運會上有三項比賽奪得了3枚金牌,在2009年全國殘疾人(18歲以下)游泳錦標賽中奪得1金2銀,去年在浙江紹興舉辦的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中奪得3枚銀牌。“至于10月份的全國殘運會我雖然很有信心,但不管結果如何盡最大努力就不后悔。”

  錢紅艷每天至少要接受4個小時的訓練,教練說她有游泳天賦

  “籃球女孩”的夢想是奧運冠軍

  位于關上的石油游泳館,和一般的游泳館并沒有什么太大區(qū)別。寬敞的游泳館內,泳池被分為訓練區(qū)和對外開放游泳區(qū),標準的游泳比賽道有三個為“云之南”青少年游泳俱樂部的訓練區(qū)域。隊員們的宿舍在游泳館旁邊一棟略顯陳舊的樓內,俱樂部辦公室位于二樓,里面陳列了一些優(yōu)秀隊員的照片和獲得的榮譽。一張放大了的照片上是錢紅艷和張鴻鵠教練的合影,上面寫著“我要當奧運冠軍”。

  泳池邊上一塊第八屆全國殘運會的倒計時牌十分醒目。張鴻鵠介紹,俱樂部成立4年來,培養(yǎng)了一批批游泳冠軍,一些殘疾人運動員打破了多項世界紀錄。目前俱樂部有來自全國各地,年齡在10至22歲之間的30多名殘疾人,他們的夢想是能當冠軍。

  8月9日,錢紅艷和十幾名隊員像往常一樣在教練的指導下,正訓練得熱火朝天,拍水聲、歡笑聲此起彼伏。中途休息時,我們終于見到了這群在泳池內激烈拼搏的隊員們的廬山真面目——22歲的薛麗君,雙腿十分纖細,無法正常行走;18歲的郝衛(wèi)鑫雙手只剩下肘部以上部分;11歲的小佳文右手腕部以下沒了。還有兩名隊員各自只剩下一只手,每次下水前,兩人互相幫助佩戴泳帽、眼罩等。

  8月9日,剛從曲靖回到俱樂部的錢紅艷,午飯過后和其他隊員一起投入到訓練中。見到陌生人,她有些靦腆,也不愛說話,只是默默地訓練著。她在水里的雙手有條不紊地擺動著,身體快速前行,如同兒一樣。她雙手向前劃水的姿勢如同天上自由飛翔的鳥兒。教練介紹,錢紅艷高位截肢的情況很少見,但她很有游泳天賦,浮力非常好,臂力很大,再加上不錯的耐力、爆發(fā)力、柔韌力和協(xié)調力,經(jīng)過系統(tǒng)訓練的錢紅艷,已經(jīng)熟練掌握了多種游泳姿勢。

  結束訓練后,疲憊的錢紅艷回到宿舍,坐在床上若有所思

  擅長400米自由泳和100米仰泳

  已經(jīng)手握4枚金牌

  2000年10月21日,一場意外的車禍,讓年僅4歲的女孩錢紅艷從骨盆以下被完全截肢,從此半個籃球成為她行走的工具。通過新聞媒體的報道,很多人都認識了錢紅艷并被小姑娘樂觀、頑強的精神所感動。

  “開始我們一直不同意紅艷去游泳,她自己也不愿意去,她想讀書。”錢紅艷的母親周煥蘋說,紅艷失去雙腿后,靠爺爺做的籃球工具行走,從小學一年級上到了四年級。期間很多好心人來看望過,其中包括游泳隊張鴻鵠教練。錢紅艷的爺爺已于今年初去世了。“因為考慮到孩子即使讀到大學畢業(yè),工作還得自己找,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最后才決定送孩子參加張教練的游泳隊。”周煥蘋說。

  錢紅艷到游泳俱樂部后,吃住都在俱樂部,家里每月給她交點電話費,寄一兩百元錢給她作為零花錢。我們在宿舍找到了錢紅艷,她正在床邊的一處高墊子上整理東西,很難想象她是怎么爬到比自己身體還高的地方的。見到有人來訪,她快速轉身,還沒有等我們幫忙,她就從高處用手支撐著迅速下到自己床上,這些動作在常人眼里都存在難度。當問及是如何爬到比自己還高的地方去時,錢紅艷演示了一遍——她從床邊轉身用右手搭在墊子的高處,左手支撐在自己的床上,一用力,整個身體就到了高處的墊子上。

  在備戰(zhàn)殘運會的錢紅艷回想起剛來時,根本不敢相信自己能學會游泳。“訓練之初比別人付出更多,我在水里根本浮不起來,為此也嗆了不少水。”有些靦腆的錢紅艷說。她花了幾個星期才最終學會,慢慢找到了合適自己的游泳姿勢。她最擅長400米自由泳和100米仰泳,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已拿了4枚金牌。

  沒有去過昆明的鬧市區(qū)

  害怕或悲憫或好奇的眼神

  10日上午8點左右,我們再次來到石油游泳館,錢紅艷和其他13位隊員正在體操房內進行訓練。錢紅艷穿著一件已經(jīng)褪色了的紅色運動服,認認真真地做著仰臥起坐、啞鈴、臂力拉伸等一系列訓練。近一個小時的訓練時間,滿頭大汗的她沒有停歇過。當記者問她累不累時,她靦腆地說了一聲“不累”便繼續(xù)投入訓練中。

  錢紅艷用盡自己全身的力氣拉著健身器械,一些在高處的訓練她也能輕松地爬上去,健壯的雙臂充滿了力量。在體操房內,攝影記者對著她拍照,但她顯得有些不開心,總是躲著鏡頭。這究竟是為何?“她的脾氣有點倔,但訓練起來一點也不偷懶。”李克強教練道出了原委,錢紅艷不愿別人看到她不好的一面,但一到游泳池里,她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充滿了自信。

  下午1點,水下訓練正式開始,錢紅艷身著游泳服坐著輪椅準時到達游泳池邊,活動活動肢體后,她佩戴好泳帽、眼罩后從輪椅上下到了池邊,敏捷地跳入水中。在水里游了一圈后,我們提出希望能拍一下她游泳的照片時,錢紅艷爽快地答應了,臉上露出爽朗的笑容。一張、兩張……攝影記者用水下相機潛入水里,拍攝她游泳時的姿勢。潛入水底、翻騰、仰泳各種泳姿做得十分漂亮。拍完后,錢紅艷趴在池邊翻看著相機中的照片,臉上露出絲絲笑容。

  空閑的時候,錢紅艷很少出門,她害怕那么多或悲憫或好奇的眼神盯著她。“我即使出去一般都只在游泳館附近,和同伴一起透透氣。”在昆明的錢紅艷沒有去過鬧市區(qū)。宿舍里有電視,錢紅艷喜歡看電視劇和新聞,通過電視了解外界。

  家庭現(xiàn)狀

  村里大多數(shù)人家都蓋起了磚房 她家還是土木結構的房子

  8月12日,我們來到曲靖市陸良縣馬街鎮(zhèn)莊上村。一條坑洼不平的馬路將村莊與田野分開,馬路上不時有大貨車快速駛過。村民說,當年小紅艷就是在這條馬路上被大貨車碾斷了雙腿。

  在村口打聽錢紅艷家住在哪里時,一老大爺介紹,錢紅艷的事情,村里乃是整個縣城都知道,事情剛發(fā)生的那幾年,村里來了很多記者和看望小紅艷的人,最近幾年很少有人來了。“太可惜了,多么聽話、懂事的孩子。”老大爺說,紅艷家的情況在村里幾百戶人家中算貧困的了,雖然有那么多人來看望過,但貧困依舊。

  去路邊小賣部買東西的王師傅說,紅艷家就住在他家附近,愿意帶我們前往。在離錢家還有一段距離時,王師傅指著一處仍是土木結構蓋著青瓦的房子說,那就是錢紅艷家。“村中大多數(shù)人家都蓋起了磚房,她家的房子還是老輩人留下的。”

  一個四合院內,居住著三戶人家,錢紅艷家在進門的右手邊,兩間不到50平米的小房子內,擺著一個破舊的柜子、一張桌子、一臺小電視機和一張沙發(fā),再沒其他家具。

  沾滿泥土的地板磚是好心人買來幫忙貼上的,樓板的吊頂也是好心人弄的,如今已經(jīng)有部分翹起。錢紅艷的媽媽周煥蘋正在忙著弄油,這是從街上買來的。“沒有糧食養(yǎng)豬,平時就到街上買點豬油,豬肉很少買來吃。”周煥蘋說,家里田地少,去年干旱沒有種下去,今年種下去也因干旱沒有收成。

  為了養(yǎng)家糊口,錢紅艷的爸爸到貴州打零工去了,家里都靠周煥蘋操持。錢紅艷的兩個弟弟一個11歲、一個8歲,都在上小學。“紅艷可惜了,要不是因為車禍,她已經(jīng)長成個大姑娘了。她學習成績好、聽話、懂事,即使是沒有了雙腿,孩子的學習我們也從來沒有操過心。”

  “孩子出事后,來了很多好心人和記者,他們帶來了食物,解決了家里的一些實際困難。”周煥蘋說,畢竟貧困是需要自己勤勞才能改變的,別人的幫助只是暫時的。

  周煥蘋將家里的地種上了蠶桑,在家里養(yǎng)了蠶,每年可以得到3000多元的收入,加上丈夫在外打工掙到的錢,一家人勉強能夠維持生活。

推薦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