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感冒是可以吃山藥的,山藥性味平和,不寒不燥,可充五臟,為治虛癥要藥。而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癥狀可見: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治法應以辛溫解表為主。食用性平的山藥,不會對感冒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反而能補充身體的能量,健脾益氣。
山藥還具有養(yǎng)陰止咳、調(diào)肺化痰的功效,可治療肺虛氣陰不足、氣短久咳、虛喘等。山藥具有營養(yǎng)滋補、誘生干擾素、增強機體免疫力、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鎮(zhèn)咳祛痰、平喘等作用,可以治療慢性氣管炎。所以感冒時期適當吃些山藥是有好處的。
1、清炒山藥木耳
原料:山藥、水發(fā)木耳、精鹽、味精、料酒、植物油、水淀粉和蔥姜絲適量
做法:
1、山藥用火燎掉須根,用工具打去表皮,洗凈切成梯形寸段,焯水30秒撈出投涼,切成菱形片,焯水30秒撈出投涼備用。
2、水發(fā)木耳摘洗干凈,撕成小塊,焯水1分鐘撈出投涼備用。
3、蔥姜切絲備用。
4、坐鍋加植物油燒熱,下蔥姜絲爆香,倒入山藥和木耳,烹入料酒,撒上精鹽翻炒均勻,勾薄芡,放味精,淋明油出鍋裝盤。
2、山藥白粥
材料:山藥、粳米、糖
做法:
1、山藥要洗凈去皮,切片。
2、淘米,浸2小時以上。
3、把米和山藥放入鍋中,加入三倍體積的水。
4、大火煮沸,轉(zhuǎn)小火,煮至粘稠。
5、根據(jù)口味加入糖即可食用。
1、山藥忌與鯉魚、甘遂同食,它們相克。
2、山藥與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與堿性藥物同服。
3、山藥與豬肝。山藥富維生素c,豬肝中含銅、鐵、鋅等金屬微量元素,維生素c遇金屬離子,則加速氧化而破壞,降低了營養(yǎng)價值,故食豬肝后,不宜食山藥。
4、山藥與海味。一般海味(包括魚蝦藻類)除含鈣、鐵、磷、碘等礦物質(zhì)外,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而山楂、石榴等水果,都含有鞣酸,若混合食用會化合成鞣酸蛋白,這種物質(zhì)有收斂作用,會形成便秘,增加腸內(nèi)毒物的吸收,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