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江郎才盡的故事講述的是南北朝時期,江淹在一定時期創(chuàng)作的文章深受別的才子喜歡,后來投靠了梁武帝蕭衍,他的生活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再也創(chuàng)造不出像以前那樣有血有肉的文章了。小朋友們一起來看江郎才盡的故事視頻吧!
知識拓展: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歷仕三朝,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程莊鎮(zhèn)江集村)人。江淹少時孤貧好學,六歲能詩。文章華著,十三歲喪父。二十歲左右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其政治生涯,齊高帝聞其才,召授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明帝時為御史中丞,先后彈劾中書令謝朏等人;武帝時任驃騎將軍兼尚書左丞,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
梁武帝天監(jiān)四年(505年)卒,謚“憲伯”,武帝為之穿孝舉哀,葬于民權縣程莊鎮(zhèn)江墓店(今李堂南岳莊村)。
江郎才盡:中年以后,江淹官運亨通,官運的高峰卻造就了他創(chuàng)作上的低潮,富貴安逸的環(huán)境,使他才思減退,到齊武帝永明后期,他就很少有傳世之作,故有“江郎才盡”之說。據(jù)《詩品》,傳說他有一天晚上夢見一個人,自稱是郭璞(晉代文學家),他對江淹說道:“我有一支五色彩筆留在你處已多年,請歸還給我吧!”江淹從懷中取出,還給了那人。其后他寫的文章就日見失色。時人謂之才盡,于是便有“江郎才盡”一說。《南史》中除了記載以上故事外,還記載了一個類似的“索錦”的故事,發(fā)生在張協(xié)與江淹之間。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