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的家,弟弟爸爸媽媽,愛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每當(dāng)我聽到我這首歌,便想起了我的家。
我家有一臺25英寸的電視,這臺電視呀,可是我家引發(fā)搞笑,有趣事情的“導(dǎo)火索”。
有一次,我正在看《哆啦A夢》,姥爺過來了,“給我遙控器,我要看京劇。”邊說邊從我里搶走了遙控器。“憑什么”我又一把奪回了遙控器,“我還要看大熊是不是用哆啦A夢的打拳手套打敗了胖虎呢。”于是,一場爭奪大戰(zhàn)開始了。“哆啦A夢我次次看,這次更不能錯過。”我義正詞嚴(yán)地說。“京劇是中國國粹,比這日本鬼子拍的片子好看多了!”姥爺懷著對日本鬼子的仇恨說道。“哼,現(xiàn)在日本和中國不打仗了,不能管日本人叫日本鬼子!”我也不甘示弱。“在我看來都一樣,”姥爺針鋒相對地說。“不一樣,不一樣,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嘛!”
就這樣,你來我去,你爭我奪,爭完了,奪累了,一看電視,什么國粹,什么日本動畫片全沒了,我和姥爺相視苦笑。
我家還是“辣椒發(fā)燒友”一族,爭“辣椒王”的過程異常激烈。首先,我們一家三口每人面前放一小盤辣椒,一片抹了“老干媽”的面包片。然后,從前任辣椒王開始,30秒倒計時,先吃辣椒,后啃面包,勝者即為辣椒王。
我從來都是第一個吃,呵呵,知道了嗎前任辣椒王就是我。
吃辣椒的時候,一股辣氣從我的鼻子里冒了出來,嗆得我直流眼淚。我又堅持著吃下了那涂滿了“老干媽”的面包,這完全是靠我的“內(nèi)功”在抵抗了。我是堅持,堅持,再堅持,終于堅持到底了。
該爸爸吃了,他那一臉痛苦的表情,就如同被蛇咬了一般。最終,他也終于完成了,但飯桌上卻找不到他了,去哪里呢原來是躺在沙發(fā)上“英勇就義”了。
最好玩的是媽媽,一邊吃,一邊在臉上做出各種表情,一會兒是被水嗆著后痛不欲生的表情,一會兒是被針扎了似痛苦不堪的狀態(tài)。萬般無奈,媽媽舉手投降了。
我又一次蟬聯(lián)了我家“辣椒王”的這個稱呼。
這就是我家,一個嘻嘻哈哈,充滿和諧與歡樂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