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被人們定為千古不變的哲理?!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本褪菍@句話的很好解釋。大多數人都認為,人類是萬物之長,有著其他物種所沒有的感情,但就是因為這種感情,人們容易受到身邊物質的感化,從而“近墨者黑”。然而,不少人不予茍同。在此,筆者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近墨者未必黑。 近墨者未必黑,何以見得?
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說得好。蓮花生長在污泥之中,然而卻不受其污染,在四周污穢的情況下,綻放出了潔白而高貴的花朵,成就了自己“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君子氣概,贏得了世人的無數贊美。
魯迅先生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魯迅出生在一個封建地主家庭,但他在少年時代就非常同情勞動人民,而沒有像其他有錢人那樣欺壓人民。成年后他以筆代槍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的丑惡面目。周圍封建的教育,并沒有把他玷污,反而激發(fā)了他內心對封建主義的反叛,最終成為了一名偉大的革命文學家。
以上例子難道還不足以說明“近墨者未必黑”嗎?其實,這句“名言”本身就是有矛盾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如果讓一個“朱”人與一個“墨”人相處,那到底是“朱”人先變“黑”,還是“墨”人先變“赤”?這就應該讓孔老夫子也難以辯解了吧?
如果近墨者必定黑,那么很難想象,舊社會時潛入敵人心臟的地下黨的結果如何,他們冒著生命危險與國民黨特務組織、日本特務斗智斗勇、獲取情報;他們不同尋常的經歷和智慧與敵人巧妙周旋,為黨和人民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些都被真實地記錄在黨的史冊上,而他們并沒有被周圍的惡勢力所同化……“近墨者黑”在事實面前顯得那么脆弱。
只要是塊寶石,哪怕被埋在土里上千年也不會失去它的光澤;只要是只仙鶴,哪怕在成千上萬只雞鴨中,也不會喪失它那高貴的本性。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這與事物周圍的環(huán)境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一句古語大家普遍能夠接受,可是,這個道理仔細想一想,又覺得似乎不對。我的觀點是“近墨者也未必黑”。
近墨,這只是一個人所處的客觀條件,是事物發(fā)展的外因。但是,決定一個人品質的卻不只是客觀條件,還要靠主觀因素,即內因來決定。“近墨者”確實有“黑”的可能,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走狗漢奸恐怕是最典型的代表了;現在也有一些孩子,平時不嚴格要求自己,經常與社會上的游手好閑之徒廝混,久而久之,也漸漸黑了起來。但不能因此就斷定“近墨者”一定黑?!敖摺敝詴昂凇?,固然有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但主觀上的作用,即內因卻是更重要。那些人的品質有了瑕疵,還要歸咎于對自己的要求不嚴格,不能抵制邪惡事物的侵蝕。只要有足夠的抵抗能力,“近墨者”就不會“黑”。
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小說《霧都孤兒》就塑造了這樣一個“近墨”而不“黑”的男孩形象。奧列弗這個可憐的孤兒之所以在盜竊集團里不會被帶壞,是因為他有著一種誠實的閃光的品質。也許有人會說,這只是小說中的虛構人物,但在現實生活中“近墨”而不“黑”的又何嘗少呢?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我黨有千千萬萬個打入敵人內部的優(yōu)秀兒女,他們難道都變黑了嗎?沒有,她們心中的共產主義便是抵制侵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
做人,最重要的是堅持原則,隨著改革開放的縱身發(fā)展,隨著國門的越開越大,資本主義的一些腐朽東西也會趁機而入,我們作為共產主義的接班人,只要懷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只要保持我們閃光的品質,必定會抵制住這些黑色浪潮的侵蝕。當你看著滿湖鮮艷美麗的荷花,可曾想到她們是從黑色的爛泥中長出來的呢?荷花的環(huán)境可謂“黑”,但卻更顯出了它的潔白無暇。愿每一個有自己人生原則的人,無論在什么環(huán)境中都能像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二十一世紀是個信息的時代,各種不良的風潮奔流在社會之中,在潮流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走自己的路很重要,而迷失在潮流中的大多是青年人,走出潮流的大多是中年人,這些中年人的經驗豐富,他們能在潮流之中行走自如。
“近墨者未必黑”的境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我們應該樹立高遠的目標,掌握更多的知識,脫離“近墨者黑”的層次,進入“近墨者未必黑”的境界。
“和好的人在一起,就會變好,和壞的人在一起,就會變壞”,這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嗎?不對不對,我條件反射地翻開成語字典,出處是晉傅云《太子少博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北扔鹘咏萌丝梢允谷俗兒?,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原來我所理解的也不離譜,雖然這是一句讓大多數人都信服的格言,但我仍然有許多疑問。
好的人?壞的人?如果a是好的人,接近a就會使人變好?b是壞的人,接近b會使人變壞?那有一天a與b相遇了,他們在一起是怎樣的結果?你,能告訴我嗎?
對,“近朱者赤”。比爾蓋茨與保羅兩位同樣癡迷于電腦的天才相遇后締造了一個龐大的微軟帝國,這也是雙贏的智慧,是“近朱者赤”。曾經拒絕慈善的比爾蓋茨在父親良好的慈善氣氛的影響下,才挖掘出了自己的愛心,將580億美元財產悉數捐出,斷然離去。不對不對,誰敢肯定每個與比爾蓋茨一起的人都有比爾蓋茨那樣回報社會的精神和對金錢的態(tài)度?每個人都想“近朱者赤”一下,和比爾蓋茨在一起,學習他怎樣大把大把的賺錢,可每個人都會學他那樣大把大把地捐錢嗎?
對,“近墨者黑”,一張雪白雪白的畫紙,被一桶黑漆漆的墨水涂滿后,你再怎么往這張紙上顏色都無法讓它變白。但是一塊金子,無論你把它浸泡在多黑的墨里,十年,一百年,一千年,它仍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牢房里的犯罪分子,盜竊的,搶劫的,殺人放火的,謀財害命的,夠黑吧?難道整日整夜看守的值班人員會與他們同流合污?當你在皎潔的月光下漫步的時候,當你沉醉于荷塘的美麗的時候,你看到潔白的荷花下那黑地光是淤泥嗎?你記得《愛蓮說》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名句嗎?你記得文天祥在兵敗被俘是,被黑得不能再黑的元軍用黑得不能再黑的手段沒日沒夜地勸降時,他用黑得不能再黑的墨水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來讓那群黑得不能再黑的人死心的嗎?你,記得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該用問號結束呢,還是感嘆號?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