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初讀書,并不知道讀書的重要。那么勤奮刻苦地學(xué),為的只是超越別人,捧回那張可以做為資本炫耀的獎狀,尋求一種心理上的滿足。這一切都是心中那份要強(qiáng)的自尊在支持著自己。但在默默的成長中,在痛苦與煩惱的沖擊下,逐漸厭倦了這種心理上淺薄的滿足。是書這無聲的摯友使我明白,讀書是為了使自己獲得更多的知識,不斷地充實(shí)自己。
而今,閑來無事,便愛讀書。不為黃金屋,不為顏如玉,不為千鐘粟,更不為那一紙榮譽(yù),只是為了讀。讀書已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論是坐是臥,如果沒有一本書做伴,就要心下茫然,躑躅不安。 我最喜歡夜深人靜,燃一支紅燭,到書海中跋涉。若窗外還下著雨,則更是讀書的好時候。萬籟俱寂,伴著搖曳的燭光,聽著雨聲剝啄,是極易進(jìn)入書的境界的。你可以在書的世界里一無阻礙地上下遨游,讀三毛灑脫、豁達(dá)的人生,讀朱自清那深沉的父愛,讀魯迅那錚錚的鐵骨……還可以在書中隨心所欲地縱橫馳騁,跟著魯迅去看社戲,隨魯濱遜去航海,也可以步入路遙平凡的世界,更可以“飄”去目睹亂世佳人郝思嘉的風(fēng)采。在書中實(shí)現(xiàn)了心靈的對象、思想的交流,時而有所憬悟、時而有所生發(fā)。那種深沉的體驗,正如空谷幽蘭為你送來的一縷芬芳,回環(huán)往復(fù),綿綿不盡。好書在手,你會不自覺地被它吸引,難以割舍,于是斂思凝慮,心無旁鶩,細(xì)細(xì)地展閱。隨著一頁一頁地翻過,書的妙味連同它的芳潤會浸入肌膚,隨著你的血而流淌、奔涌。你的情緒也會在意境中搖曳、波動,諸態(tài)紛呈。雖難為人理解,卻能自得其樂。古時所謂“書癡”該屬此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