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打嗝
新生兒打嗝是常事,一般家長認為是因為吃奶的時候吸入了過多的空氣,而新生兒的胃較小需要通過打嗝排出空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打嗝是因為橫隔膜痙攣收縮而引起的。其實橫隔膜不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一塊膜,而是一大塊肌肉。它每次平穩(wěn)地收縮,我們的肺部便吸入一口氣;由于它是由腦部呼吸中樞控制,橫隔膜的肌肉會有規(guī)律地活動,我們的呼吸是可以完全自主運作的,我們也不需要時常記著怎樣呼吸。打嗝時,橫隔肌不由自主的收縮,空氣被迅速吸進肺內,兩條聲帶之中的裂隙驟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聲響。
1、直立抱在肩上
不論是站還是坐,媽媽都要將寶寶盡量直立抱在肩膀上,以手部及身體的力量將寶寶輕輕扣住,再以手掌輕拍在寶寶的上背部即可。
專家叮嚀:
(1)媽媽在自己肩上放置小毛巾,以防寶寶溢奶、吐奶。
(2)在拍打嗝時,以一定的力量將寶寶固定抱住非常關注,但是要注意不能遮住寶寶的口鼻。
(3)拍打和按摩可以交叉使用,在試過幾次之后,如果寶寶還是沒有打嗝,可將寶寶換到另一側肩膀再繼續(xù)拍。
2、端坐在大腿上
媽媽坐著,讓寶寶朝向自己坐在大腿上,一只手撐在寶寶的頭、下顎及家浜之間,另一只手輕拍寶寶的上背部即可。
專家叮嚀:
(1)準備好小毛巾,隨時防止寶寶溢奶、吐奶。
(2)拍打和按摩可以交叉使用,在試過幾次之后,如果寶寶還是沒有打嗝,可將寶寶換到另一條腿上繼續(xù)拍。
3、側趴在大腿上
媽媽坐好,雙腿合攏,將寶寶橫放,讓其側趴在腿上,寶寶頭部略朝下。媽媽以一只手扶住寶寶下半身,另一只手輕拍寶寶上背部即可。
專家叮嚀:
(1)在媽媽大腿上放置小毛巾,以防寶寶溢奶、吐奶。
(2)此姿勢更適合年齡較小的寶寶,為了防止寶寶滑落,要適當用力把寶寶身體固定在媽媽大腿上。
新生兒打嗝多由三方面原因引起。
一是由于護理不當,外感風寒,寒熱之氣逆而不順,俗話說是“喝了冷風”而誘發(fā)打嗝,平素若無其他疾病而突然打嗝,嗝聲高亢有力而連續(xù),一般是受寒涼所致;
二是由于乳食不當,若乳食不節(jié)制,或過食生冷奶水或過服寒涼藥物則氣滯不行,脾胃功能減弱、氣機升降失常而使胃氣上逆動膈而誘發(fā)打嗝;
三是由于進食過急或驚哭之后進食,一時哽噎也可誘發(fā)打嗝。
平素若無其他疾病而突然打嗝,嗝聲高亢有力而連續(xù),一般是受寒涼所致,可給其喝點熱水,同時胸腹部覆蓋棉暖衣被,冬季還可在衣被外置一熱水袋保溫,有時即可不治而愈。若發(fā)作時間較長或發(fā)作頻繁,亦可在開水中泡少量桔皮(桔皮有疏暢氣機、化胃濁、理脾氣的作用),待水溫適宜時飲用,寒涼適宜則嗝自止。
若由于乳食停滯不化或不思乳食,打嗝時可聞到不消化的酸腐異味,可用消食導滯的方法,如胸腹部的輕柔按摩以引氣下行或飲服山楂水通氣通便(山楂味酸,消食健胃,增加消化酶的分泌),食消氣順,則嗝自止。
1、先將寶寶抱起來,輕輕拍他的背部,然后喂一點奶或溫開水。
2、將寶寶抱起,用一只手的食指指尖在嬰兒的嘴邊或耳邊輕輕地撓,一般到寶寶發(fā)出哭聲,打嗝即會自然消失。這是因為嘴邊的神經比較敏感,撓癢可以使神經放松,打嗝也就消失了。
3、將寶寶抱起,刺激足底使其啼哭,也能終止膈肌的突然收縮。
4、不要在寶寶哭得很兇時喂奶,防止因為寶寶吃得太急將大量空氣吞入胃內,引發(fā)打嗝。注意喂奶的溫度和加強腹部保暖也是避免寶寶打嗝的措施之一。
5、寶寶打嗝多為良性自限性打嗝,沒有成人那種難受感,“打”一會兒就會好的,當然對新生兒打嗝也應該以預防為主,小兒在啼哭氣郁之時不宜進食,吃奶時要有正確的姿勢體位,吃母乳的新生兒,如母乳很充足,進食時,應避免使乳汁流得過快。
哺乳時嬰兒應處于斜坐位,以利于乳汁的下咽及空氣的呃出。乳母除最初幾天處于半臥位外,宜坐在有扶手的矮椅子上,哺乳一側的腳稍擱高。抱嬰兒于斜坐位,讓嬰兒頭肩枕在母親哺乳側的肘彎,用另一手食、中指夾乳暈兩旁,手掌扶著乳房,使嬰兒含住乳暈及乳頭而能自由用鼻呼吸。注意一定讓寶寶同時含住乳頭和乳暈,以免只含乳頭而吃進空氣。
6、人工喂養(yǎng)的小兒,進食時也要避免急、快、冰、燙,吸吮時要少吞慢咽,寶寶在打嗝時可用玩具引逗或放送輕柔的音樂以轉移其情志,減少打嗝的頻率。
7、如果寶寶打嗝了,也不要慌張,只要將孩子豎起來,不停地輕輕地拍打孩子背部或者讓他大哭幾聲,打嗝馬上就停了。
還有個方法是讓寶寶喝水或者喝奶,如果寶寶很小或還不會說話的話建議不要采用這個方法,以免被嗆著。
由于剛出生的寶寶神經發(fā)育還不太成熟,所以才會經常打嗝,絕大多數不是病,無需過于擔心、驚慌及治療,通常過些時日等寶寶長大后就會自然好轉,一般不會造成影響和后遺癥。
1、如果是“胃食道逆流”造成的打嗝及溢奶,可在喂奶后讓寶寶直立靠在大人的肩上排氣,且半小時內勿讓其平躺,4個月大后可添加米粉或麥粉以增加奶的黏稠度,防止打嗝。
2、如果寶寶打嗝是因為對牛奶蛋白過敏,可依醫(yī)師指示使用特殊配方奶粉。
3、平時喂食寶寶要在安靜的狀態(tài)與環(huán)境下,千萬不可在寶寶過度饑餓及哭得很兇的時候喂奶。
4、喂奶姿勢要正確,進食時也要避免太急、太快、過冷、過燙。
5、在寶寶打嗝時可用玩具或輕柔的音樂,來轉移、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以減少打嗝的頻率。
6、讓寶寶在喝奶的中間休息一下,讓寶寶直立站在你腿上,輕輕地拍他的背排氣,打完了飽嗝可避免連續(xù)打嗝。
其實新生兒打嗝多為良性自限性打嗝,沒有成人那種難受感,“打”一會兒就會好的,父母不用太過擔心。
1、避免吸入多余空氣
只要肚子脹氣,或多或少都會讓寶寶不舒服。所以,除了幫寶寶將已經吸入的空氣排出體外,媽媽們也要多花點心思。比如注意喂奶姿勢、讓奶中少一點空氣等,使得寶寶在吃奶時盡量避免吸入多余空氣。
2、注意喝奶姿勢
不論直接吸吮乳房還是用奶瓶哺喂,在寶寶一吸一吐之間,究竟會將多少空氣吸到肚子里,喝奶的姿勢和速度都非常關鍵。因此,如何讓寶寶以正確的姿勢喝奶相當重要。
母乳喂養(yǎng):媽媽務必仔細學習各種哺乳姿勢,在每次喂奶前先把姿勢調整好,再讓寶寶開始吸吮。
奶瓶喂養(yǎng):不論抱著寶寶喝奶,還是讓寶寶靠著其他物體喝奶,注意頭高身體低的姿勢,而且保持一定的傾斜角度也很有必要。
3、沖泡方式和奶嘴運用
左右輕輕搖勻:在幫寶寶沖泡奶粉時,應先加入適量的溫水,再加入奶粉,這樣可避免奶粉結塊,造成奶嘴阻塞而吸入過多空氣。另外,搖勻奶瓶時最好握住奶瓶側身,以左右搖勻的方式進行,避免上下?lián)u動而增加奶瓶內的氣體。
4、至少含住2/3
把乳頭或奶嘴放入寶寶的口中時,應至少讓寶寶含住2/3,并確定是否放在了寶寶的舌頭上,否則奶水會溢出,而且容易讓寶寶吸入過多的空氣。對于經常脹氣的寶寶,可適當選用防脹氣奶嘴、奶瓶。
5、最后讓寶寶少喝一口:奶瓶內的空氣通常會漸漸殘留在最上面(形成白色泡泡),因此最好不要讓寶寶把奶瓶中的奶完全喝完。這樣也可減少一些氣體進入體內。
另外,在喂食中隨時留意乳頭或奶嘴的深度及角度是否正確。如果使用奶瓶喂養(yǎng),可以觀察奶嘴是否充滿奶水,一旦奶嘴出現(xiàn)彎折,寶寶就會因吸吮不到奶水而過度用力,反而容易吸入過多空氣。
其實應該是沒有任何有效的方式來停止嬰兒打嗝,尤其是不確定為什么會發(fā)生打嗝的時候。寶寶若無其他疾病而突然打嗝,一般無需作處理,通常打一會兒就可自行停止,除非發(fā)作時間較長,連續(xù)5—10分鐘。
1、如果寶寶因吃奶后腹部脹氣,放下平躺時會打嗝。這是因為奶瓶開口小,嬰兒在吸奶的時候,因用力吸而吞入太多的空氣,造成了脹氣現(xiàn)象,因此家長可以在寶寶喝完奶之后,多抱一會兒,輕輕拍寶寶背部,或是輕柔按摩腹部來幫助排氣,可以預防寶寶打嗝及溢奶。
2、試著少量多餐的喂食法,或喂食后抱起寶寶拍背以加強排氣。
3、喂一點溫開水或以有趣的活動來轉移嬰兒的注意力,也可以改善寶寶打嗝癥狀。
4、不過如果寶寶頻繁地打嗝,同時并有食欲變差、體重減輕或頻繁嘔吐,就應該帶寶寶到醫(yī)院做詳細檢查。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