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點盞燈在這黃昏的屋里,
為夜就要來臨。
讓滿室溫柔的光芒,
迎我到它寬大的懷里。
廚房飄來一陣陣的飯香,
還有那悅耳的歌唱。
爐火映上母親的臉,
回眸時如明燈的光。
讓我擁抱這些光芒,
像擁抱我的世界,
盡管是那么耀眼,
只有家撫慰我心。
這是一首聽后讓人覺得溫暖的歌,真的,很溫暖很溫暖的那種。其實,真要說那里溫暖,我想就是這個來源于這個家字吧!
首先我們先閉上眼睛勾畫一個空間,一個我們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不知道你們所想的空間是什么,不過我第一時間的的確確是想著我的那個用那淺淺的淡黃色的墻所包圍的屋子。光線隨著時間越來越暗,但是心中溫暖的燭火依然將整個屋子照得亮亮的。諾大房子中惟有三人——爸爸、媽媽、我。(說句老實話,其實我一點兒也不覺得少)
只有深烙在大腦皮層下的那些美好,帶上花瓣的脈絡,以仿佛再也不會遭遇冬天般的驕傲,將我們引進回憶的那些美好。我知道有的事是不需要回憶就能明明白白的想起的,因為它早以深烙在我的大腦皮層中了。比如,一走進廚房就會想到為了給我泡果汁的爸爸而被燙得已經不象話的手;一走進書房就會想到為了給我拿書卻從椅子上摔下來媽媽那不象話的呻吟,我知道這很痛苦的,只是她沒有說出來而已;一走進我的臥室就會想到爸爸媽媽為了讓它布置得更漂亮而到處在琳瑯滿目的商場上耐煩的一步一步的購,一眼一眼的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