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繪本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睡前故事成語故事書籍
  • 掃除天下的故事
    掃除天下的故事

    東漢桓帝時朝廷議郎陳蕃小時候住在一個雜亂無章的院子里潛心讀書,客人來訪,父親要他打掃干凈一些,他說:“大丈夫應當以掃除天下為己任,怎能只顧一個小小的庭院呢?”后來,漢桓帝在宮中養(yǎng)了幾千美女,陳蕃慷慨陳辭要求遣散。 【解釋】掃除:消除,肅清。肅清壞人,安定社會。

  • 馬齒徒增成語故事
    馬齒徒增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晉獻公一心想吞并虢國,苦于沒有路到達。大夫荀息建議用駿馬和美玉作為交換條件,換取虞國借道。晉獻公忍痛割愛拿出駿馬和美玉。晉國輕而易舉滅了虢國,荀息于是馬上建議滅掉虞國,奪回了美玉和駿馬,只是駿馬多長了幾顆牙齒而矣。 【釋義】馬的牙齒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齡有多大。比喻自己年歲白白地增加了,學業(yè)或事業(yè)卻沒有什么成就。

  • 范張雞黍的故事
    范張雞黍的故事

    東漢時期,山陽金鄉(xiāng)的范式與汝南張劭是京城洛陽太學里的同學,關系特別要好,畢業(yè)后范式約定兩年后的9月15日去張劭家拜訪,轉(zhuǎn)眼約期已到,張劭殺雞煮黍準備待客,果然十分守信的范式走了幾百里地登門拜訪,讓張家感動不已。 【釋義】范:范式;張:張劭;雞:禽類;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張劭一起喝酒食雞。比喻朋友之間含義與深情。

  • 好謀善斷成語故事
    好謀善斷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荊州牧劉表病死,劉表的兒子投降曹操。劉備被迫南撤,孫權派魯肅去聯(lián)絡劉備,諸葛亮認為可以聯(lián)吳抗曹。孫權多謀善斷,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與蜀軍在赤壁大破曹操號稱80萬大軍,從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解釋】善:擅長;斷:決斷。形容人能不斷思考,并善于判斷。

  • 才占八斗成語故事
    才占八斗成語故事

    曹植,字子建,曾受封為陳王,死后謚名謚思,所以又稱陳思王。他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三個兒子,魏文帝曹丕的兄弟。 曹植從小就很聰明,才思敏捷,文詞富麗,曹操很喜歡他。曹操在世的時候,他的生活是很安定和優(yōu)游的,那時他寫的文章和詩歌,比較華美;但當29歲那年,曹操去世,他哥哥曹丕即位以后,他就不斷受到打擊;到他侄兒曹睿(魏明帝)即位后,受到的打擊就更加多了。由于他政治上受迫害,精神上被壓抑,生活相當苦悶,因此,這一時期他寫的詩歌,能暴露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黑暗和矛盾,能表現(xiàn)他對統(tǒng)治者的憤恨和要求自由的思想,也能由此而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對勞動人民的同情。所以曹植后一時期的創(chuàng)作,從現(xiàn)實意義來說,比早期的要好一此。 曹植的創(chuàng)作,包括賦頌詩銘和論文,留下的雖然不多,但是舊時作家對他都有很高評價。例如南朝梁代的詩評家鐘嶸,在他的《詩品》中寫道:曹植的詩

  • 唾面自干的故事
    唾面自干的故事

    唐朝監(jiān)察御史婁師德率軍抗擊吐蕃進攻,八戰(zhàn)八捷,深得武則天的器重,提拔為宰相。他為人處世寬宏大量,他問即將出任代州刺史的弟弟如何對待別人挑釁,弟弟說即使別人吐唾沫到臉上自己擦掉就行了,而他堅持要讓唾沫自己干。 【釋義】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讓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極度容忍,不加反抗。

  • 貪賄無藝成語故事
    貪賄無藝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人叔向去拜訪卿韓宣子。韓宣子說他名義上是卿而實際上財富很少,叔向向他祝賀,他感到奇怪。叔向說以前欒武子做上卿時家里只有一個仆人和百十頃田,人們都尊敬他,而他的兒子繼卿位貪財受賄,差一點招來殺身之禍。 【釋義】賄:財物;藝:標準、準則,引伸為法度、限度。貪求財物沒有限度。指反動的統(tǒng)治階級無限制地搜刮民財。

  • 杜漸防萌的故事
    杜漸防萌的故事

    漢和帝劉肇即位后,竇太后掌權,其兄竇憲被封為武陽侯,權力越來越大。丁鴻直言不諱地對劉肇說大將軍武陽侯竇憲儀仗太后的勢力,包攬朝政,這是朝廷的隱患要及時清除。漢和帝采納了丁鴻的意見,罷免了竇憲等人的官職。 【釋義】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災害尚未發(fā)生時就預防。

  • 風禾盡起成語故事
    風禾盡起成語故事

    西周時期,周武王死后,周公攝政,鎮(zhèn)壓了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的叛亂。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因受流言影響,懷疑周公的忠誠,于是“天大雷電,禾盡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后來周公重新執(zhí)政,大風把吹倒的禾苗重新豎起,從此國泰民安。 【解釋】比喻順應天心,得到天助。

  • 江淹才盡故事
    江淹才盡故事

    南朝梁時期,文學家江淹年輕時刻苦讀書,文思敏捷,作品深得眾人喜愛。官至光祿大夫后文章大不如以前,詩也平淡無奇。原來他去宣城游玩時,在冶亭夢中見到郭璞,郭璞向他討還五色筆,從此就文思枯竭,才能喪盡。 【解釋】南朝梁江淹,少有文名,世稱江郎。晚年詩文無佳句,時人謂之才盡。后來常用于比喻才思衰退。

  • 犀角燭怪成語故事
    犀角燭怪成語故事

    東晉時期,溫嶠來到牛渚磯,見水深不可測,傳說水中有許多水怪。溫嶠便點燃犀牛角來照看,看見水下燈火通明,水怪奇形怪狀,有乘馬車的有穿紅衣的。溫嶠晚上夢見一人惡意責怪不該用犀牛角火照。第二天因牙痛拔牙而中風,回到鎮(zhèn)上不到十天就死了。 【解釋】借以贊美詩文的深刻。

  • 成語故事懲前毖后
    成語故事懲前毖后

    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周武王登基時間不長就去世了。他的兒子周成王繼位。由于成王年歲太小,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協(xié)助處理國家大事。 對此,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鮮、蔡叔度很為不滿。他們到處造謠,誣蔑周公助理成王是想伺機廢除成王,奪取王位。周公是個待人忠心誠實、豁達大度的人,聽了這些謠言后,為了不招惹是非,便離開京都,住到外地去避嫌。 管叔鮮和蔡叔度見周公離開了成王,便暗中勾結殷紂王的兒子武庚,一起發(fā)動叛亂,企圖篡奪王位。 周成王得到密告,急忙召集大臣商議,可誰也拿不出辦法來,急得成王不知如何才好。 一個大臣見了,說:“這事只有周公才有辦法處理!”成王一聽立刻把周公請了回來。周公來了,成王馬上命令周公帶兵東征,討伐叛賊。經(jīng)過三年的艱苦征戰(zhàn),叛亂終于被周公平息了。接著,周公又忠心耿耿地替成王料理了幾年的國家大事,一直到成王長大成人后,便

  • 假仁縱敵成語故事
    假仁縱敵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宋襄公十分羨慕霸主齊桓公,自己也想稱霸。于是帶兵去攻打鄭國。楚國立即出兵救鄭。宋軍面對混亂不堪的楚軍,宋襄公沒有采納大臣司馬子魚趁混亂消滅楚軍的建議,堅持光明正大地作戰(zhàn),結果被打敗,自己客死他鄉(xiāng)。 假仁縱敵的意思是:講不該講的仁義,做出不該做的事情,給自己招致禍患。

  • 筑室道謀成語故事
    筑室道謀成語故事

    東漢時期,漢章帝想命令博士曹褒負責修訂禮樂工作,班固則主張召集京城所有的儒生共同研究制定禮樂。漢章帝認為讓儒生來做就等于“作舍道傍,三年不成?!保蛨猿肿尣馨瓿?,經(jīng)審閱,共采納150篇。 【解釋】筑:建造;室:房屋;道謀:與過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沒有主見,缺乏計劃,一會兒聽這個,一會兒聽那個,終于一事無成。

  • 一琴一鶴的故事
    一琴一鶴的故事

    北宋時期,地方官趙抃去蜀地成都赴任,隨身行李就是布袋中的古琴與竹簍里的白鶴,分別馱在一匹馬上,其他就是兩袖清風。宋神宗聽說趙抃\的行李就只有一琴一鶴,十分贊賞他的為人,希望他到任后精兵簡政,廉潔奉公。趙抃的政績也被廣為傳誦。 【解釋】原指宋朝趙抃去四川做官,隨身攜帶的東西僅有一張琴和一只鶴。形容行裝簡少,也比喻為官清廉。

  • 羅雀掘鼠故事
    羅雀掘鼠故事

    唐玄宗時期爆發(fā)了安史之亂。757年,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派手下大將尹子奇圍攻睢陽城。睢陽城守將張巡誓死抵抗,在南霽云搬不到救兵及城里糧食斷絕的情況下,他們張網(wǎng)捉鳥雀吃,挖掘老鼠洞尋找殘糧,艱苦抵抗守城達3個多月。 【解釋】原指張網(wǎng)捉麻雀、挖洞捉老鼠來充饑的窘困情況,后比喻想盡辦法籌措財物。

  • 白云蒼狗的故事
    白云蒼狗的故事

    白云蒼狗 bai yun cang gou 蒼:灰白色。聯(lián)合式成語,本意指浮云像白衣裳,頃刻又變得像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語出唐·杜甫《可嘆詩》:“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nèi)缟n狗?!? 唐朝書生王季友的妻子柳氏不堪家境貧寒,拋棄了丈夫而去,外界不明真相,紛紛指責王季友。杜甫為王季友鳴不平,作《可嘆》詩一首,感嘆世事變化莫測。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nèi)缟n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東女兒身姓柳。丈夫正色動引經(jīng),酆城客子王季友。 群書萬卷常暗誦,孝經(jīng)一通看在手。貧窮老瘦家賣屐,好事就之為攜酒。 豫章太守高帝孫,引為賓客敬頗久。聞道三年未曾語,小心恐懼閉其口。 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明月無瑕豈容易,紫氣郁郁猶沖斗。 時??烧陶婧揽?,二人得置君側否。太守頃

  • 秋風過耳故事
    秋風過耳故事

    【釋義】 像秋風從耳邊吹過一樣,比喻與己無關,毫不再意。 【故事】 春秋時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長子諸樊,二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其中季札品德渾厚,吳王很喜歡他。 公元561年,吳王病重,把季札叫來,要把王位傳他。 季札不受,說:“按理是長子即位,父王請不要對我有什么偏愛!”吳王就將王位傳了長子諸樊,要他好好照顧季札。 諸樊當了吳王后,和兩個弟弟商量:王位以后兄弟依次相襲,最后讓季札為王。 三個兄弟相繼當了吳王。季札都忠誠地輔佐他們,因此賢名遠揚。 后來余昧臨終要將王位傳給季札,季札堅決推脫,說:“我早就說過不要王位。做人只求為人正派,品德高尚。至于榮華富貴,不過象耳邊吹過的秋風,我是不關心的。” 他離開了京城,直到僚被立為吳王,才回來,繼續(xù)輔佐僚治理國家。

  • 無能為役成語故事
    無能為役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魯國和衛(wèi)國遭受攻擊,他們向晉國求救,晉景公愿意以兵車700乘相助,命大將翕克為主帥。翕克認為:我們已經(jīng)有城濮一戰(zhàn)的經(jīng)驗,如果有先君的英明和以前大夫的認真,一定能勝。我不能與先前大夫相比,請發(fā)800乘兵馬。 【解釋】役:役使。簡直連供給他們役使都不配。自謙才干遠不能和別人相比。

  • 青錢萬選成語故事
    青錢萬選成語故事

    唐朝工部侍郎張薦的爺爺張文成在唐高宗李治時考中進士,被任命為歧王李范府里的參軍,因為他不善于巴結,官運一直不好。他想通過科舉考試去解決官職問題,他一連考了八次,每次都是“甲科”均沒有安排,人稱他是“青錢學士”。 【解釋】比喻文章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