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百科>5-6歲>性格心理>兒童抑郁癥

兒童抑郁癥

兒童抑郁癥

兒童抑郁癥

兒童抑郁癥概念

抑郁癥(depression)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抑郁為主要癥狀的一組心境障礙(mood disorders)或情感性障礙(affective disorders),是一組以抑郁心境自我體驗為中心的臨床癥狀群或狀態(tài)。

我國目前約有20%的少年兒童出現(xiàn)抑郁癥狀,其中4%為臨床抑郁,即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重癥抑郁。兒童和青少年患抑郁癥越來越常見,發(fā)病的年齡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我國學齡期兒童抑郁癥往往是通過與其年齡有關的各種行為問題表現(xiàn)出來,這使基本抑郁癥狀態(tài)更加復雜化,故在日常生活中,其父母、學校老師常忽視了孩子的抑郁表現(xiàn),而延誤了病情。

許多輕生的青少年其實都患了抑郁癥,這一個事實常被忽略。最先被留意到的,可能是一些行為的轉變,例如成績明顯退步,在課堂發(fā)白日夢和成為班里的笑柄等。此外,抑郁的情緒令他們變得非常沉默和遠離他人,暴躁的情緒使他們有侵略性和好勇斗狠,甚至與老師和學校對著干,像是放棄了自己并不顧一切。還有,他們可能試圖改變自己的情緒而嘗試濫用藥物。值得關注的是,嚴重抑郁癥將導致自殺的發(fā)生,近年來,兒童青少年發(fā)生自殺自傷現(xiàn)象日益增多。

兒童抑郁癥表現(xiàn)

醫(yī)學上界定的兒童抑郁癥的表現(xiàn)有:

1、情緒上的改變:孩子突然變得情緒低落、沉默少語、有時無故哭泣、易忘事、喜獨處、經(jīng)常自責.對平常喜歡的活動也不再有興趣。嚴重者可有自傷及自殺沖動。

2、行為上的改變:行為與過去判若兩人.過去很聽話的孩子忽然變得好頂嘴、不聽話、表現(xiàn)易激憤和沖動.厭學、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與同學的關系逐漸疏遠。

3、軀體上的改變:孩子在軀體方面可表現(xiàn)出食欲減退、睡眠障礙,體重下降,頭痛胸悶,腹痛,乏力。

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中心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患者的癥狀歸納起來主要有六種表現(xiàn):

第一,無由發(fā)愁,就是面對達到的目標、實現(xiàn)的理想、一帆風順的坦途,患者并無喜悅之情,反而感到憂傷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學卻愁眉苦臉、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學學習期間,經(jīng)常無故往家跑,想休學退學。

第二,不病似病。患者一般年齡較小,不會表述情感問題,只說身體上的某些不適。如有的孩子經(jīng)常用手支著頭,說頭痛頭昏;有的用手捂著胸,說呼吸困難;有的說嗓子里好像有東西,影響吞咽。他們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復發(fā)作,但做了諸多醫(yī)學檢查,又沒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吃了許多藥,“病”仍無好轉跡象。

第三,不良暗示。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潛意識層的,會導致生理障礙。如患者一到學校門口、教室里或工作單位,就感覺頭暈、惡心、腹痛、肢體無力等,當離開這個特定環(huán)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種是意識層的,專往負面去猜測。如患者自認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自己不會與人交往;自認為某些做法是一種錯誤,甚至是罪過,給別人造成了麻煩;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么辦等。

第四,不滿環(huán)境。可能在學?;騿挝话l(fā)生過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沒什么原因,患者便深感所處環(huán)境的重重壓力,經(jīng)常心煩意亂,郁郁寡歡,不能安心學習工作,迫切要求父母為其想辦法,調換班級、學?;蚬ぷ鲉挝?。當真的到了一個新的地方,患者的狀態(tài)并沒有隨之好轉,反而會另有理由和借口,還是認為環(huán)境不盡如人意,反復要求改變。

第五,反抗父母?;颊咴谕陼r對父母的管教言聽計從,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會后,不但不跟父母溝通交流,反而處處與父母鬧對立。一般表現(xiàn)為不整理自己的房間,亂扔衣物,洗臉慢,梳頭慢,吃飯慢,不完成作業(yè)等。較嚴重的表現(xiàn)為逃學,夜不歸宿,離家出走,跟父母翻過去的舊賬(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離異再婚對自己的影響等),要與父母一刀兩斷等。

最后一種行為是該中心專家最為擔心的,那就是自殺。重癥患者利用各種方式自殺。對自殺未果者,如果只搶救了生命,未對其進行抗抑郁治療(包括心理治療),患者仍會重復自殺。因為這類自殺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學因素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兒童抑郁癥成因

在當前醫(yī)學界,兒童抑郁癥的誘因有以下幾種認定:

1.失去父母的關愛。一些大的家庭動蕩會給孩子纖弱的心靈蒙上陰影。

2.受蔑視和拋棄,心理長期自卑,抑郁成疾。

3.家族中有抑郁癥病人,遺傳因素導致發(fā)病。

家庭環(huán)境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發(fā)生的重要因素。

張桂華等對山東農(nóng)村社區(qū)人群抑郁癥的相關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抑郁癥狀的發(fā)生與家庭環(huán)境因素有密切關系。徐氏研究結果表明,兒童抑郁傾向與家庭環(huán)境的親密度、情感表達、矛盾性、知識性、娛樂性、組織性有關,其中兒童家庭矛盾性是影響兒童抑郁傾向發(fā)生的共同因素。對于男性兒童來說,只有家庭矛盾性與兒童抑郁傾向有關, 而對于女性兒童家庭的親密度、情感表達、知識性、娛樂性和家庭矛盾性都與兒童抑郁傾向有關,這反映了男女兒童在性別上的差異。研究提示:提高家庭和親密性、情感表達、知識性、娛樂性、組織性及減少家庭的矛盾性可以降低男女性兒童抑郁傾向的發(fā)生。

我國一直以來對于教育認識上的誤區(qū)也加重了兒童抑郁癥的蔓延。

著名心理學家崔廣柱分析說,我國很長一段時間一直以為要成才,智力是最重要的。其實不然,孩子成才,除了軀體健康、智力開發(fā)以外,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良好的心理防御方式等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要。 美國的一個心理學家曾經(jīng)用40年的時間做過一個實驗,發(fā)現(xiàn)一個人成功的決定因素應該是他的人格,這個觀點提出后迅速得到全世界大部分心理學家的認可。所以國外權威機構對“天才兒童”的定義第一點是“智力正常”,而不是“智力超?!保驗檎嬲刹攀侵橇λ?、創(chuàng)造性、適應能力、組織能力、克服困難能力等方面的綜合,智力只是其中一部分。智商高,也會帶來很多問題,很多大學生自殺案例也說明了這一點。

在中國長時間的教育理論中,“應試教育”一直占據(jù)著主要地位。很多家長和學校錯誤用“題海戰(zhàn)術”來訓練兒童。雖然這使兒童的應試能力加強了,但其他能力卻因此被大大削弱。 這些年來國家一再提倡素質教育,但實際上存在的問題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對此還是缺乏關注,甚至還缺乏方法。在一些人眼里,心理健康教育還只是一項可有可無的工作,他們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化,熱衷于編課本、講概念、考條條,甚至企圖通過一年教學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兒童抑郁癥治療方法

兒童抑郁癥的治療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藥物治療,一種是心理治療。

藥物治療

兒童抑郁癥藥物一般1 0~1 2歲以上方可使用。對學齡前兒童一般推薦用抗焦慮藥,對減輕焦慮緊張恐懼等癥狀有良好的效果。同時還有較好的鎮(zhèn)靜、睡眠作用,主要藥物包括阿普唑侖、氯硝西泮、氟西泮等??菇箲]藥副反應較輕,但需要經(jīng)常反復使用者最好不要長期單一用藥。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在兒童抑郁癥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有支持性心理治療、行為矯正治療、認知治療和家庭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使用較普遍,治療前要熟知患兒的情況,并建立起信任的關系,對患兒所表現(xiàn)的困惑、疑慮、恐懼不安、發(fā)脾氣、沖動和痛苦給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同情他們,在此基礎上勸導、鼓勵、反復保證以減輕患兒的懷疑、恐怖、焦慮緊張和不安。行為療法以“刺激一反應”的學習過程來解釋行為,并可使行為朝預期的方向轉變或恢復到原來的正常行為。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joral therapy,CBT)對輕中度抑郁癥療效確切,明顯優(yōu)于安慰劑,且療效持久。家庭治療是患兒和家庭成員共同作為治療的對象。情緒與行為模式既與先天遺傳因素有關,同時也是后天獲得,兒童既接受父母或祖輩的遺傳素質,若在后天仍然受到他們行為模式的影響,那么只是依靠一時的藥物治療是難以痊愈的。另外,家庭成員間的關系、養(yǎng)育的態(tài)度及家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都可能成為影響治療的因素。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臨床各科醫(yī)生應學會認真傾聽,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提高患兒對醫(yī)生的信任,就能夠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

相關百科推薦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

熱門文章推薦

  • 懷孕21周

    懷孕二十一周,恭喜各位媽媽,艱辛的懷孕過程已經(jīng)過去一半了。懷孕第21周時,胎兒發(fā)育的更加完善了,媽媽們這時候孕期保健要做好,對日后的生產(chǎn)有很大幫助。這一周的營養(yǎng)也同樣很重要。本文給大家詳細介紹了懷孕21周胎兒的發(fā)育情況、懷孕21周孕婦的身體變化、懷孕21周準爸爸注意事項、

  • 寶寶1歲2月

    寶寶1歲2個月一般開始學走路,可以扶著家里的家具一步步的走起來了,雖然走得不穩(wěn),爸媽不要急哦,1歲2個月的寶寶雖然不愿意開口說話,但是可以有意的聽懂爸爸媽媽的一些詞了,仔細觀察寶寶的成長變化,心里別提多開心呢。

  • 手腳冰涼

     冬季到了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容易出現(xiàn)手腳冰涼的癥狀,一想到冬季的寒冷就害怕。那么手腳冰涼到底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