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
對于寶寶來說,“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正因為如此,媽媽對于自己母乳的質量也會存在著擔心。
丫丫最近很郁悶,婆婆總是埋怨自己吃得少,還把寶寶長得瘦的責任也推到自己的身上。
婆婆總是說:“孩子這么瘦,一看就是你的奶沒有營養(yǎng)”;“寶寶又生病 了,是不是奶不好”;“奶水顏色這么淺,一看就是沒營養(yǎng)”……
這樣類似的話說過之后,丫丫就被婆婆強迫著喝下各種“養(yǎng)奶”的偏方,燉豬蹄、鯽魚湯,喝得丫丫都直反胃。
丫丫也不想喝這些油膩膩的湯水,但自己心里也糾結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奶水質量不夠,才會導致孩子長得不好,所以即使?jié)M心不愿意,依舊會照著婆婆的話來做,每天也都在崩潰的邊緣掙扎。
1)體重增長低于平均水平
在出生后的第一個月,寶寶的體重會增加720-750克左右,之后增加會緩慢一些,但依舊持續(xù)增長趨勢。
媽媽可以定期地給寶寶稱一稱體重,并記錄下來,看看寶寶的體重是否增加正常,如果自己孩子的體重增長低于同齡孩子的平均水平,那么就要考慮是否是自己的母乳出現(xiàn)了問題。
2)寶寶排便不暢或者拉稀
正常情況母乳喂養(yǎng)的情況下,寶寶排便會十分通暢,而如果排便不正常,那么就要考慮是否是母乳質量低的情況了。
媽媽的母乳質量低,自然寶寶就吃不飽,而吃不飽就會頻繁吃奶,之后就會形成吃奶過多的情況,不能及時消化,排便時就會不順暢或者拉肚子。
3)吃母乳后哭鬧
那些吃營養(yǎng)充足母乳的寶寶,吃過之后會十分滿足,這也是正常寶寶的表現(xiàn)。但如果母乳質量無法達到這些要求,寶寶就會有哭鬧情緒,因為吃不飽,無論是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無法得到滿足。
對于母乳質量,一些機構會推出相關的檢測項目,并揚言能檢測母乳質量高低,而一些媽媽在檢測之后,發(fā)現(xiàn)顯示“蛋白質偏低”,就認為自己的母乳不好。
但實際上,這樣的母乳檢測并非是可靠的,母乳檢測,無外乎是分析蛋白酶、脂肪等幾個成分數(shù)據(jù),而單憑這幾個數(shù)據(jù),就輕易下結論說“母乳不好”,奉勸各位寶媽兩個字:“別信”。
對于母乳的質量,現(xiàn)在還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來評定什么樣的母乳才是合格的,而且母乳中的成分有很多,并非是僅僅是蛋白質和脂肪,還有一些微量元素、DHA等等。
而且,母乳里的成分是不直接依賴于媽媽攝入的食物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研究表明:即使是那些饑荒條件下的媽媽母乳,和平常媽媽的母乳營養(yǎng)也并區(qū)別,依舊能夠滿足寶寶的成長發(fā)育所需。
誤區(qū)一:奶?。侥溉橘|量不好
很多媽媽的奶水狀態(tài)比較稀薄,而且顏色也比較清亮,這樣狀態(tài)的母乳并非是質量不高,也不是所含的營養(yǎng)稀少,而是這樣的奶水僅僅是“前奶”。
“前奶”里面所含的水分較多,能解渴,這也就是什么寶寶在喝母乳的時候不用喝水。當然,前奶中也是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免疫因子的,因此奶水質量也是很高的。
誤區(qū)二:寶寶吃得多=母乳質量高
寶寶總是吃奶,最根本的原因是人類的本能,寶寶頻繁地吮吸是刺激奶水分泌最有效的方法,以此來滿足下個階段的奶水量。自然是和奶水質量的高低無關。
本內容、圖片由用戶投稿,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