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爸爸》預告片曝出多多和貝兒之間的小沖突在網(wǎng)上引起軒然大波,出現(xiàn)罵黃磊多多的聲音不絕于耳,甚至讓他們倆不要再錄后面的節(jié)目離開欄目組。面對這樣鋪天蓋地的非議,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很自然的,上周五晚我認真的看完了《爸爸》這一期節(jié)目。
在評判之前,再來回訪一下電視里多多和貝爾‘沖突’過程:為了給村里老奶奶獻愛心,節(jié)目中讓爸爸們打菜籽油,讓寶貝兒們上山摘楊梅,然后賣了錢給老奶奶買禮物,上山采摘這一過程大家都表現(xiàn)的很好,姐姐哭著找爸爸多多和貝兒都極力照顧,做到了當姐姐的責任。問題就出在賣楊梅那,三個男孩在誰都不愿吆喝賣的情況下,被好心圍觀觀眾主動解決了,可以說沒費什么勁。但三個女孩就沒那么順利,多多和姐姐努力賣楊梅,最后兩人賣了20多塊錢,而貝兒始終和一只鴨子在玩,要去買禮物時候貝兒發(fā)現(xiàn)自己沒賣到錢,就從多多手里拿了點錢(多多的確看見了,沒來得及說同意不同意),這時候多多對工作人員無奈說貝兒偷了她的錢。
到了挑選禮物過程中,多多很細心的給奶奶選了一雙鞋,怕不舒服又買了一雙鞋墊。而姐姐和貝兒各種挑選了自己喜歡的禮物,多多看到后說這錢不能給自己買東西。姐姐聽后把禮物退了,貝兒則拿著不放,從姐姐手里拿走剛退鞋的10元錢給了老板。這時候多多立刻交涉,多多始終不愿意,無奈多多和姐姐去老板那里求情,能不能把鞋子贈給貝兒,人家不同意后,多多又想出拿貝兒沒賣出去的楊梅物物交換,反復請求后終于同意。貝兒穿上新鞋后讓多多拿著換下來的鞋子,看到貝兒手里沒禮物,多多給了她一雙鞋墊,這樣每個人手里沒空著......
事件回顧的有點多,但太簡單了不能說清楚整個過程,許多觀眾嚴厲批評多多冤枉貝兒偷錢,說偷的確不合適,但用搶不為過,貝兒先后分別從多多和姐姐手里拿走錢。看了整個過程后,我覺得除了多多說偷表達的不對外,其他的表現(xiàn)近乎完美,在貝兒不賣東西,拿別人錢的情況下,還竭力滿足貝兒的心愿,而在回去的路上,貝兒始終對多多不讓買自己鞋子耿耿于懷,還不要和多多交朋友令多多傷心不已。
罵多多的網(wǎng)友只因為多多說貝兒偷她的錢,可別忘了多多才8歲,一個尚在天真爛漫的年紀,她也會有表達自己不開心的時候,也會有表達不當?shù)牡胤?。她早熟卻還沒有心機可以在鏡頭前掩飾她的小情緒,或許她未必懂得偷是怎樣嚴重的概念,在情急之下表達失當。個人認為,大人最好不要用成人視角去評判孩子的世界,多多只不過用詞沒輕重一點小沖突罷了,小孩子的問題就讓她們自己解決就好,最后貝兒也主動和多多和好了,這豈不很完美的結(jié)局么?讓我欣慰的是,在我上一篇文章 黃磊陸毅女兒小沖突引發(fā)網(wǎng)絡暴力的啟示 ,近2000條評論中大家都很理性客觀,不像之前那樣偏執(zhí),都為多多鳴不平,因此我很想知道哪些罵人的網(wǎng)友是些什么人?收視率是節(jié)目生命線,兩家都稱自己是第一,開播前鬧這一出我甚至在想,這是不是湖南衛(wèi)視為了和好聲音搶收視率的一次炒作?
從孩子行為來看,貝兒在家里更寵慣一些,在她眼里錢怎么來的不知道,只知道錢是用來買東西的,這一點陸毅也承認了在家里是富養(yǎng),貝兒所有要求都會滿足,這樣貝兒的行為就不奇怪了。現(xiàn)在每個家庭大都一個孩子,都疼愛的要命,窮人有窮人的嬌慣法,富人有富人的嬌慣方式,在家都是父母老人陪,孩子很多比較自我為中心,沒有制衡他們的硬環(huán)境,以前一家好幾個孩子,這種環(huán)境他們慢慢懂得了游戲規(guī)則,互讓共享才能共贏。貝爾是個天真爛漫、樂觀、單純有愛心的孩子,相信陸毅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育兒中的問題。生活中我們也有這樣的困擾,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我們不應該關(guān)起門在家教育,而是多讓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相處,在玩耍中慢慢修正自我為中心的想法,現(xiàn)在是暑假,父母應該多召集幾個孩子,費費腦筋,想幾個有意義的集體游戲活動,讓孩子在玩中明白與人相處的道理,這種方式勝于說教。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