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容融是2022年北京冬季殘奧會的吉祥物,其以燈籠為原型進行設計創(chuàng)作,主色調為紅色。
頭頂有如意環(huán)與外圍的剪紙圖案,面部帶有不規(guī)則形狀的雪塊,身體可以向外散發(fā)光芒。
面對激烈的就業(yè)競爭,很多大學生在校期間,就通過自身的努力,抓住機會實現逆襲。
而冬奧會對于很多大學生來說就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通過這場國際盛事展現自己,“雪容融”的設計者蔣宇帆就是其中之一。
冬奧會上有許多熱門話題,“冰墩墩”更是成為頂流,甚至出現“一墩難求”的場面。
不少人看到冰墩墩如此火,開始為雪容融打抱不平。
事實上,雪容融不是不紅,只是還沒有上班,雪容融是冬殘奧會的吉祥物,也就是說冬奧結束后的殘奧會才是雪容融的主場,
到時候雪容融將迎來主場,不知道會不會出現“一融難求”。
為了讓更多大學生參與到冬奧會中,冰墩墩和雪容融的設計稿,都是向在校大學生征集來的。
不少大學生躍躍欲試,鉚足了勁展現自己的實力,這對藝術生來說,是個施展才華的絕佳機會。
雪容融的設計初稿是一名大三學生完成的,她叫做蔣宇帆,就讀于吉林藝術學院。
說起藝術學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全國聞名的美院,
吉林藝術學院并不出名,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所藝術類高校。
這所名不見經傳的藝術高校,是東北地區(qū)唯一所綜合性高等藝術學校,實力不容小覷,
是貨真價實的一本高校,很多東北地區(qū)藝考生都以此為目標。
吉林藝術學院對學生專業(yè)課要求很高,錄取分數線也不低,基本要達到380分以上。
很多人覺得藝術生只不過是上本科的捷徑,可是隨著教育理念和環(huán)境的改變,不少藝術生都展現出來了自己優(yōu)秀的能力,就像蔣宇帆一樣,
只要感興趣有天賦,提升專業(yè)能力,機會到來時緊緊抓住,進而改變命運。
蔣宇帆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從6千多個作品中脫穎而出。
剛開始她接到這個任務,只不過想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沒想到就是因為這份認真,讓她接下來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蔣宇帆設計的初稿被選中后,又修改了高達1萬多張,才完成現在大家看到的雪容融。
在完成雪容融的設計過程中,她自己也深受影響,決定放棄大四實習,準備考研,繼續(xù)提升學歷,讓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更進一步。
如今她有得好消息,被校本部保研,還獲得了諸多設計大獎和國家獎學金,可以因為設計出“雪容融”,她人生軌跡發(fā)生很大變化。
雪容融的設計理念就是來源于生活,蔣宇帆是地地道道的東北人,在東北農村過年挨家挨戶都會大紅燈籠高高掛,這也是我國傳統習俗。
因此,她想到將紅燈籠設計成吉祥物,既能展示傳統文化,又能寓意用紅燈籠照亮世界。同時,“雪容融”也照亮了蔣宇帆的人生。
很多藝術生都很羨慕,姜同學并沒有什么特殊之處,只不過認真學習專業(yè)能力,并且牢牢抓住了機會。這也為眾多藝術生樹立的信心,雖然
畢業(yè)后找工作難度大,但只要堅定信念,利用好平常的學習時間,打下牢固的專業(yè)基礎,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就可以獲得不錯的發(fā)展機會。
姜同學憑借雪容融收獲很多榮譽,事業(yè)起點非常高,她并沒有因此浮躁,決定繼續(xù)深造,相信經過幾年的沉淀后,她能夠在藝術領域上取得更多進步,設計出很好的作品。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