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奶粉>乳業(yè)資訊>乳業(yè)新政短期或推高嬰幼兒奶粉價格字號

乳業(yè)新政短期或推高嬰幼兒奶粉價格字號

2013年06月25日 10:25閱讀次數:123
九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新政正在引起行業(yè)震動。奶粉新征對洋奶粉打擊很大。首先,新的奶粉品牌進入中國的審批將更為嚴格,其次,備案、檢測更為嚴格,最后,不準分裝生產。一家洋奶粉企業(yè)向記者表示,洋奶粉的成本將大為增長,可能會在不久后提價。

  由于進口奶粉成本增加,而國內不少乳企被迫退出,供給關系受到影響,楊如坦言,未來進口與國產奶粉價格都將會有一定程度上漲

  九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新政(《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正在引起行業(yè)震動。

  進口奶粉行業(yè)資深人士楊如(化名)坦言,表面上,新政下國內大量中小型嬰幼兒奶粉企業(yè)將被整合并購,實際上,對洋奶粉打擊更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國內嬰幼兒奶粉將獲得更多的發(fā)展機會。

  楊如表示,首先,新的奶粉品牌進入中國的審批將更為嚴格,短時間內幾乎很難進入中國市場,限制了新的進口品牌。

  其次,備案、檢測更為嚴格,進口奶粉品牌需要品牌所在國提供大量檢測證書以及認證,相當于要當地政府為奶粉作擔保;此外,進口奶粉檢測也增加了,從以往20多項增加到60項,對洋奶粉企業(yè)而言增加了進口難度。楊如表示,這樣的做法不僅增加了檢測成本,也大大增加了流通時間,以往進口奶粉從生產線下線到進入中國經銷商倉庫需要半年,新政下至少增加了一個月的時間,倉儲流通等成本大為增加。

  最后,不準分裝生產,而這一條禁令可能使大多數洋奶粉面臨無法銷售的困境。

  楊如以及乳業(yè)專家宋亮均指出,目前包括雅培、惠氏美贊臣等大多數洋奶粉企業(yè)大都在國外濕法加工,然后將成品或者半成品的大包裝精粉進口到國內進行簡單的物理干法混合加工后罐裝。如果這種國內干混后罐裝的生產模式被歸類為分裝生產,那么國內銷售前幾位的洋奶粉企業(yè)均面臨無法銷售的困境。

  對此,多家洋奶粉企業(yè)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尚不清楚自己的國內生產模式是否受到新政限制,并稱:“由于細則尚未出臺,目前很困惑,先觀望一陣再說。”

  事實上,不論如何,洋奶粉的成本將大為增長,一家洋奶粉企業(yè)向記者表示,可能會在不久后提價。

  洋奶粉受到擠壓,必然會留出一部分發(fā)展空間給本土企業(yè)。然而,并非所有本土企業(yè)都將受益,因為新一輪整合重組風暴即將來臨,不少中小乳企將面臨退出市場或被兼并重組的境地。

  宋亮估計,未來兩年,將有三分之一的洋奶粉退出中國市場,國內近200家奶粉企業(yè)將有四分之三退市。圣元國際董事長兼CEO張亮也表示,目前,嬰兒奶粉國內品牌硬碰硬年銷售收入超過20個億的有7家,10億~20億元的有4家,未來兩年,并購重組將會風起云涌。

  宋亮認為,從整體上來看,新政促進行業(yè)整合,對行業(yè)發(fā)展有利。不過,宋亮坦言,此次并購重組將更多建立在行政指令上,難免會傷及無辜,一部分運作良好并且不愿意被并購的中小乳企可能面臨被兼并重組的命運。

  此外,由于進口奶粉成本增加,而國內不少乳企被迫退出,供給關系受到影響,楊如坦言,未來進口與國產奶粉價格都將會有一定程度上漲。

  嬰幼兒奶粉業(yè)內人士指出,此次新政不僅在于提高嬰幼兒奶粉的質量安全,也將促進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yè)的發(fā)展,包括禁止分裝的做法將迫使海外乳企將生產工廠遷入國內,從而帶動本國乳業(yè)發(fā)展。

網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