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3月14的時候剛過完3歲生日,正好天氣暖和了,我們一家人趁周末去“踏青”,沒考慮到早晚溫差還是很大,孩子回來就受涼了,剛開始不停留清鼻涕,我抓緊讓孩子吃了藥,第3天的時候,寶寶開始有所好轉,已經(jīng)不流鼻涕了,但還是一個勁兒咳嗽,嗓子里有痰,咳得小臉漲紅,婆婆給孩子拿了糖漿、止咳藥,還嘗試了煮金桔、烤橘子、蒸大蒜。
但是一個星期過去了,孩子咳嗽還是不好,而且食欲下降,飯也吃不多,眼看著小臉發(fā)黃,下巴都尖尖的了,我無奈只好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才知道,孩子積食了!
孩子的脾胃處于正在發(fā)育的階段,分解、消化食物的能力弱,喂養(yǎng)不當導致食物堆積在腸道里,就叫做積食,孩子往往會出現(xiàn)腹脹,一拍有悶悶的“鼓聲”;不思飲食、食量減少;大便不規(guī)律,溏稀不成形或干燥、便秘等。
下面幾種表現(xiàn),說明孩子積食了:
1、吃飯鬧脾氣:胃口變小了,食欲不振,挑食、厭食,比同齡孩子飯量小,吃飯的時候磨磨唧唧,急躁發(fā)脾氣,甚至惡心、嘔吐。
2、經(jīng)常鬧肚子:寶寶總鬧肚子疼,不舒服,三天兩頭拉肚子,排便次數(shù)增多,大便稀薄不成形,或者干燥、三五天不排便,甚至便秘。
3、臉色不紅潤:臉色血色少,發(fā)白或發(fā)黃,鼻梁兩側有“青筋”,眼袋紅腫增大,舌苔變厚、變白,口氣酸腐熏人。
4、睡覺不踏實:睡覺不停的變化睡姿、翻來滾去,喜歡抱著肚子趴著睡,睡著之后磨牙、說夢話、蹬被子,甚至驚醒、夜啼。
積食會給孩子帶來什么危害吶?
1、發(fā)育遲緩、不長肉、不長個
吃進去的食物要經(jīng)過腸胃消化,脾臟吸收、運化營養(yǎng),才能變成身體能夠利用的能量、物質,如果孩子積食,脾胃運化不暢,即使吃再多有營養(yǎng)的食物、補品,也不能被運用到孩子的身體發(fā)育中,各個組織、器官就無法得到滋養(yǎng),孩子的體重和個頭就會增長遲緩,干吃不長肉、不長個。
2、體質弱、容易生病
腸道不僅是機體消化、吸收營養(yǎng)的場所,還是最大的免疫器官,發(fā)揮著全身70%的免疫功能,出現(xiàn)積食問題后,腸道蠕動減緩,消化液分泌量減少,腸道免疫力也“大打折扣”,孩子的體質就會被破壞,變得容易生病,遇到降溫、換季就會受涼感冒,還容易起濕疹。
想讓孩子脾胃好、不積食,多喝“一碗粥”!——小米雙清粥
孩子積食、脾胃不好多半是“吃出來”的壞毛病,想要清理積食、養(yǎng)好脾胃,也要從飲食入手,家長可以多給孩子煮小米雙清粥,簡單的小米,煮成粥后晾至溫涼,加入雙低聚乳清攪拌均勻即可。
小米味甘,是五谷之首、脾胃之果,不僅各種維生素豐富,還能滋養(yǎng)脾胃、補中益氣。雙低聚乳清是一種含有雙糖的蛋白物質,能溫潤孩子的腸胃,提高腸道中消化酶的活性,提高孩子的消化水平,增強脾胃動力,還能改善腸道免疫力,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