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撻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干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廣東人喝早餐90%必點蛋撻。蛋撻外層松碎,內(nèi)層蛋漿香甜。
香港的麥兜也很愛吃蛋撻,曾說出眾多有關于“蛋撻”的名言:留得青山在,哪怕沒蛋撻?一言既出,四個蛋撻!本來無一物,何處食蛋撻?一串光陰一串撻。好漢不吃眼前撻。天有不測之風云,人有霎時之蛋撻。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主墊蛋撻。
蛋撻的做法
原料:低筋面粉135克 高筋面粉15克 酥油20克 奶油奶酪125克 清水75克 牛奶180克 低筋面粉10克 蛋黃2粒 白糖 30克 煉乳1勺
制作步驟
1.將除奶油奶酪以外的材料倒入一個大容器,一點點加入水。
2.和成柔軟的光滑面團,然后包上保鮮膜松弛30分鐘。
3.奶油放入保鮮袋中,敲打搟壓成薄片。
4.將松弛好的面團用壓面棍搟成長方形,大概是奶油3倍的大小。
5.將搟薄的奶油放在中間,像疊被子那樣用面餅把奶油包起來捏緊邊緣。
6.用搟面杖輕輕敲打面片表面,再次搟薄至0、5CM厚。
7.開始第一次疊被子,即上下的邊往中間對折,然后兩頭向中間對折。
8.疊成被子后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入冰箱松弛20分鐘。
9.取出面團后再將其壓扁搟成一個四方形面皮。
10.開始第二次疊被子,然后再包上保鮮膜進冰箱松弛20分鐘。
11.將面片從較長的這一邊開始卷起來,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鮮膜,放在冰箱里冷蔵30分鐘,進行松弛。
12.準備蛋撻水:將低粉、白糖、牛奶、煉乳全部倒入一個小鍋內(nèi)調(diào)勻成奶漿,小火加熱至白糖等完全溶化,稍微放涼。
13.將打散的蛋黃倒入奶漿中,調(diào)勻即為撻水。
14.具內(nèi)撒入面粉抹勻后倒出多余的面粉。
15.將松弛好的面卷用刀切成片,搟成面皮放入模具內(nèi)輕壓,使之貼合;捏好的塔皮里裝上蛋塔水(裝七八分滿即可)。
16.烤箱220度預熱10分鐘,中層烤約十五分鐘,時間到開烤箱,繼續(xù)上層烤5分鐘左右即可。 。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