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一般情況下是先長下牙。
寶寶通常在6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長牙,最先長出的乳牙是下面正中間的兩顆中切牙,然后是上面正中間的兩顆中切牙,剩下的牙會按照從中間到兩邊的順序逐漸萌出。
注意:
因為每個寶寶的生長發(fā)育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有一定的差異性,所以也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是按照這個順序長牙的,有的寶寶會先長上牙也是正常的,有的寶寶一次性會長出4顆牙甚至更多的牙齒,也都是正常的哦。只要寶寶的生長曲線正常,家長就不必過于擔(dān)心。
1、低熱
有些寶寶在牙齒剛萌出時,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只要體溫不超過38度,且精神狀態(tài)好,就無需特殊處理,多給寶寶喝水;如果體溫超過38.5度,并伴有煩躁哭鬧,則應(yīng)及時就診。
2、口水多
第一顆牙的萌出,會刺激牙齦神經(jīng),從而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有些寶寶口周的皮膚不斷受到口水的浸泡,可能會長出皮疹甚至粗糙皸裂。
小貼士:
可以準(zhǔn)備一塊柔軟的棉布,用蘸溫水的軟毛巾擦去口水,擦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柔,避免擦破皮膚引起感染。如果流口水的地方已經(jīng)有點潰爛,則一定要帶寶寶去看醫(yī)生。
3、牙齦不適
牙齒萌出時對牙齦神經(jīng)造成的刺激,寶寶的牙齦會有些不適,比如牙齦癢、牙齦疼痛等,甚至有些寶寶從咬自己的小手,到咬媽媽的乳頭,甚至咬陌生人的手指。因為用力咬才能釋放牙齦內(nèi)部的壓力,讓他感到舒服一些。
小貼士:
媽媽將手洗干凈,食指纏上紗布,沾一點溫水,輕輕在牙齦表面打圈圈,摩擦寶寶牙齦,或者套指套牙刷也行。
4、煩躁易怒
乳牙慢慢頂出牙齦時,疼痛可能會加劇,寶寶會出現(xiàn)啼哭、煩躁不安等癥狀。
護(hù)理方法:
一般只要讓寶寶咬磨牙棒,轉(zhuǎn)移其注意力,通常會安靜下來。另外,還可以在寶寶出牙時給他做臉部按摩,以放松臉部肌肉,也可起達(dá)到較好的效果。
5、睡眠可能受到影響
萌牙影響睡眠的情況最容易發(fā)生在萌出第一顆牙和磨牙時,疼痛會讓寶寶突然在夜間醒來,這時不要急著哄他或喂食,看看他自己能否安定下來。
小貼士:
這樣的情況并不會持續(xù)很久,請保持耐心,盡可能地安撫寶寶。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