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nèi)濕氣重吃什么好?濕氣重科研通過中醫(yī)或者食療來調(diào)理,本文將為大家介紹去濕氣的藥,去濕氣的中藥和去濕氣的食物!
去濕氣的藥:
健脾祛濕湯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豬橫月利)300克,清水適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月利洗凈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清水煲開,然后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適合脾胃差者飲用。
和中化濕湯
材料:木棉花30克,雞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凈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適合濕熱脾虛者飲用。
清熱去濕湯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塊,將材料放入煲內(nèi),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即可。
適合去骨火,去濕,清熱毒。
去濕氣的中藥:
體內(nèi)濕氣重,嚴重影響身體健康,怎么去濕氣是關鍵!無論從飲食還是藥物方面,去濕氣的工作都是一項不能怠慢的緊急任務,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中藥去濕氣的方法,哪些中藥可以去濕氣呢?
去濕氣的中藥配方
1、金錢草15 牛膝15 薏苡仁30 山藥15 白術15 茯苓15 防風10劑 一天一劑 一劑煮2次 早晚空腹用!忌生冷油膩!
2、山藥15 薏苡仁30 茯苓15 防風10 煮粥!
3、祛濕最基礎的方劑是平胃散(蒼術、厚樸、陳皮、甘草、生姜、大棗)平時脘腹脹滿、噯氣吞酸、肢體沉重的可以用。另外,參苓白術散也可以健脾祛濕,平時大便溏泄,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可以使用!
4、體內(nèi)寒濕氣中重,誘發(fā)濕疹,睡眠也不好,建議服用參苓白術口服液,藿香正氣丸治療。
以上為大家介紹的,中藥去濕的方法,僅供大家參考,最重要的是,要在醫(yī)生的建議下,健康用藥!
去濕氣的食物:
去濕氣的食物:紅燒鯉魚
鯉魚在所有的魚類中,去濕氣效果是最好的,鯉魚不但味道鮮美做法也很多,在宰殺鯉魚的時候,記得讓魚師傅把鯉魚的筋去掉,這樣鯉魚就不會特別腥了!下面給大家介紹紅燒鯉魚的做法!
原料:
鮮活鯉魚1條(約750克),花生油100克,濕淀粉25克,大蔥白5克,醬油25克,松蘑15克,料酒25克,生姜5克,味精1克,胡椒粉1克,辣椒面1克,精鹽1.5克,芝麻油2克。
做法:
1、將鮮鯉魚洗凈,去鱗,去鰓,在腹剖處用刀劃開,去內(nèi)臟,洗凈血沫,兩邊斜剞5刀。
2、松蘑水發(fā)后,洗凈泥沙,去蒂根,大蔥去皮,洗凈,均切成細絲;生姜洗凈,去皮,切成片。
3、鍋內(nèi)放入花生油,旺火燒熱,稍次序卻時,將整條鯉魚下鍋煎成兩面成黃色,再烹入料酒,再依次放入辣椒面、松蘑絲、精鹽、醬油、姜片、燒開,改小火燜熟,再放入蔥白、味精、勾芡,加入芝麻油、胡椒粉,入盤,即可。
特色:
呈黃色,魚嫩蘑香,汁濃味美。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