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積液及聽力下降為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又稱為滲出性中耳炎、非化膿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積液、漿液性中耳炎、漿液-黏液性中耳炎、無菌性中耳炎。為耳鼻喉常見疾病之一,多發(fā)生在兒童期。
主要癥狀:耳悶、聽力下降,耳朵內像塞了團棉花伴隨耳痛、耳鳴等不適。嬰幼兒會出現反復抓耳、拍耳朵、煩躁對正常對話反應差或無反應等癥狀。
分泌性中耳炎可造成兒童的聽力損失,影響語言發(fā)育,應高度警惕和及時觀察治療。對于成人單側病變者,應盡早明確病因,排除鼻咽部及其周圍間隙的占位性腫瘤,盡早緩解癥狀、改善生活質量。
膽脂瘤并非真正的腫瘤,實際為皮膚長入到中耳腔、乳突形成囊袋,脫落上皮、角化物質及膽固醇結晶不斷堆積,導致耳部相應的解剖結構破壞。這是中耳炎中比較嚴重的一種類型,常常出現嚴重并發(fā)癥。
臨床表現:持續(xù)性的流膿,不干耳,膿量多少不等。
并發(fā)癥:當它破壞到神經就會造成面神經麻痹,破壞聽骨鏈引起聽力下降,破壞內耳引起眩暈、嚴重耳聾、耳鳴,破壞乙狀竇引起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向顱內擴張會形成腦膿腫等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
目前沒有保守的方法可以治愈膽脂瘤,也沒有保守的方法控制膽脂瘤的生長。所以一經診斷是膽脂瘤性中耳炎,就應盡早手術治療,以免發(fā)生并發(fā)癥。
特殊類型中耳炎種類多是一類非典型中耳炎的統(tǒng)稱。
常見類型有結核性中耳炎、梅毒性中耳炎等各種感染性因素,也包括氣壓性中耳炎、放射性中耳炎等非感染性中耳炎等。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