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扮演的白淺在小說中,容貌傾國傾城,美若天仙,反復(fù)是那畫中走下來的人似的,氣質(zhì)空靈出塵,身材修長,被譽(yù)為四海八荒第一絕色美女。
所以四海八荒第一絕色是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小說中的白淺。
中國漢字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字,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發(fā)展。當(dāng)下很多流行詞匯,追根溯源起來,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們原來竟有如此深意。
四海八荒第一絕色是出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小說,因為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而走紅。是對一個美人的高度贊美。
這個詞是對一個美人的最高贊美,如果只會說傾國傾城你就OUT了,現(xiàn)在要說“四海八荒第一絕色”。
但是,流行語說歸說,背后的國學(xué)知識才是最有意義的。那么問題來了,四海八荒到底指哪四海、哪八荒,你知道嗎?
三山
在古代神話傳說中,海上有三座神山,即“三山”。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
“三山”也叫“三壺”。晉代王嘉《拾遺記·高辛》里說:“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
不過,這三座神山其實(shí)是不存在的。
四海
古時候認(rèn)為,中國大地四周有大海環(huán)繞,按方位分別是東海、西海、南海、北海,并稱“四海”。
也有一種說法稱,四海是指四鄰各族居住的地域。《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币牡胰中U,說的都是東南西北各方的少數(shù)民族。
后來,四海泛指天下各地,中國稱為“海內(nèi)”,外國則為“海外”。
五湖
“五湖”是自古就有的說法,但所指不一。像《史記河渠書集解》就說,五湖說的其實(shí)都是太湖。
近代以來,“五湖”主要指的是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這五個湖泊。
“五湖四?!币灿脕硇稳萑珖鞯兀蚴澜绺鞯?。
五岳
五岳,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簡稱,分別指東岳泰山(山東)、西岳華山(陜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
五大名山極富盛名,有“五岳歸來不看山”的說法。不過笑到最后的其實(shí)是黃山(安徽),因為“黃山歸來不看岳”。
不過,對于多數(shù)沒怎么親身到過“五岳”的吃瓜群眾,我們對五岳最熟悉的,可能是山上的各種武林門派吧……
六合
六合,指的是上、下、東、西、南、北六個方位。即天地四方。
所以,六合也泛指天下或宇宙。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稱:“六合之內(nèi),皇帝之土?!辟Z誼《過秦論》有“及至始皇……履至尊而制六合”。李白《古風(fēng)》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看來,古人對秦王一統(tǒng)天下的功績還是相當(dāng)認(rèn)同的。
八荒
八荒,其實(shí)就是八方,即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
八荒本指離中原極遠(yuǎn)的地方,《山海經(jīng)》中,就有《大荒經(jīng)》。
后泛指周圍、各地。最近火起來的“四海八荒”其實(shí)也相當(dāng)于全天下、全世界的意思。
九州
“九州”原是虛指,后來逐漸具體化。
相傳古代大禹治水時,將全國劃分為九個區(qū)域。根據(jù)《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yáng)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周禮》的記載稍有不同:“東南曰揚(yáng)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xùn)|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nèi)曰冀州”,“正北曰并州”。
后來,九州就成了中國的代名詞。九州的大河稱為“九川”。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