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寶寶因洗澡取暖被燙傷
“一下子增加這么多燙傷兒童,還是很少見的。”廣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李葉揚主任說,燙傷是兒童最常見的意外傷害之一,平時該院燒傷科的兒童患者都在三成以上。但像今年一下子收了這么多燒(燙)傷患兒,并不多見。
李主任分析說,這主要是與今年氣候急劇變冷有關。一方面天氣變冷,使用熱水機會增加,吃火鍋的人也增加;另一方面,天氣突然變冷,家長給幼兒洗澡時,對水溫的感覺就不準確了,都希望洗澡水熱一點,不料卻把孩子燙傷了。
寶寶冬日用熱水袋不慎易燙傷
記者從紅十字會醫(yī)院了解到,該院今年收治的燒(燙)傷患兒,最小的僅出生2個小時,最大的14歲,主要為1到3歲的幼兒。“大年三十出生的一名嬰兒,因天氣冷,家長在孩子旁邊放了個暖水袋,沒想到剛出生兩個小時嬰兒就被燙傷。還有一個出生兩天的嬰兒,因洗澡水過熱導致皮膚燙傷。”李葉揚主任說,另外一名患兒是因使用電熱水袋時,水袋破裂導致燙傷。
從收治患兒情況來看,受傷原因五花八門,有的是家長洗澡時先倒開水再兌冷水,有時不注意孩子跌進水盆或把水盆弄翻導致燙傷,再有就是兒童不慎碰翻熱水壺或裝有熱湯等容器,或不小心去玩熱水器的出水口。
洗澡水最好用溫度計測量
李葉揚主任說,嬰幼兒的皮膚特別稚嫩,家長在給孩子洗澡或保暖時要特別小心,大人手溫感覺合適的溫度對嬰幼兒來說可能就高了,最好就是直接用溫度計測量水溫;另外,兌水時一定要先加冷水再加熱水。
此外,1-2歲的幼兒已經(jīng)走得較好,接觸外界的范圍明顯擴大。他們好奇心強,對周圍的一切都感興趣。由于運動功能尚不完善,動作不協(xié)調(diào),往往不是磕到這兒,就是碰到那兒,很容易碰倒水壺、湯鍋,造成燙傷,建議家長不要把熱水壺、湯鍋放在孩子夠得著的地方,別讓幼兒去玩飲水機的水龍頭,因為如果熱水開著,孩子去擰水龍頭,也易導致燙傷。另外,如果家里有小孩,那么家里的電源開關就要注意隱蔽,點火設施等也要放到遠離孩子或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小兒燙傷怎么辦?
一旦兒童發(fā)生了燙傷,家長該怎么辦呢?李主任說,這個時候家長千萬別慌,如果燙傷的部位穿著衣服一定不能硬脫,因為胡亂扯下患兒的衣服,由于衣物對燙傷表皮的摩擦,常會加重燙傷皮膚的損害,甚至會將受傷的表皮拉脫。正確的處理其實很簡單,先拿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