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八景
濕地唱晚、科城錦繡、荔灣勝景、古祠流芳、越秀風(fēng)華、云山疊翠、珠水流光、塔耀新城。
古跡
1、南海神廟
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對外海上交通貿(mào)易的重要遺址,建于隋開皇十四年(594年),至今已有1414年歷史。它是我國古代海神廟中惟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建筑群,也是西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發(fā)源于廣州的重要見證。 南海神廟規(guī)模宏大,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深五進(jìn),中軸線上由南而北分別有牌坊、頭門、儀門、禮亭、大殿、后殿,兩側(cè)有廊廡、西南小崗上有浴日亭?,F(xiàn)存建筑多為清代結(jié)構(gòu)。
2、陳家祠
陳家祠為廣東省陳氏的合族祠堂,又稱陳氏書院。陳家祠建于清光緒十六至二十年(1890-1894年),由黎巨林設(shè)計(jì)。整座建筑坐向南, 占地1.5萬平方米,主體建筑為6400平方米。為三進(jìn)五間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筑組成。陳家祠以其巧奪天工的裝飾藝術(shù)著稱,它薈萃了嶺南民間建筑裝飾藝術(shù)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鑄鐵"著稱, 號稱"百粵冠祠"。
3、西漢南越王墓
西漢南越墓博物館是廣州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見證者。它是以南越王墓為中心建造的一座新型遺址博物館,是中國政府依據(jù)《威尼斯憲章》采取的保護(hù)文物,利用文物的一個(gè)成功范例。它以保存完好的古墓原址,內(nèi)涵豐富的漢代文物,典雅氣派的建筑而聞名于世。
其他:英雄廣場,大東門,將軍東(西)路(北起廣德路,南至中山六路,與瑞南路相交,1932年建成馬路,因清代廣州將軍府而得名);營房巷(清代駐粵八旗兵的漢鑲黃、正白兩旗軍營駐地),箭道巷,小東營,大馬站、小馬站(兩條巷子并列而排,都在中山五路南側(cè),南接西湖路,因宋代駐有馬軍而得名),舊部前街(原為清朝兩廣總督署(又稱兩廣部堂),因而得名)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gè)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