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開明君主。他待人敦厚,誠懇尚信,在軍事上有謀略,禁止虜掠,爭取民心?!氨种阕哉洹边@個成語,就出自他在都城洛陽所下的一道詔書,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他在這方面的風(fēng)格。
公元25年,劉秀經(jīng)過多年征戰(zhàn),建立起自己的統(tǒng)治政權(quán),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在這個時候,各地還有許多豪強割據(jù)一方,稱王稱霸。其中,一個叫公孫述的,就依仗著四川險要地勢,在這里自立為帝,國號“成家”。隨著全國的逐漸統(tǒng)一,光武帝數(shù)次遣使前去勸公孫述歸順東漢,但公孫述怒而不從。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東漢朝廷派兵征討,被述所拒。
次年,劉秀又命大司馬吳漢前去討伐公孫述。吳漢,字子顏,南陽人,是東漢中興名將,武威將軍劉禹為其副將。
面對東漢的強大攻勢,公孫述調(diào)兵遣將進(jìn)行抵擋,但節(jié)節(jié)敗退,吳漢連戰(zhàn)連勝,逼近成都。此后,雙方在廣都至成都之間展開殊死搏斗,互有勝負(fù)。公孫述更是拿出國庫中的全部財貨珍奇,招募了5000名敢死之士,鳴鼓挑戰(zhàn),暗地里派遣奇兵,繞到漢軍背后進(jìn)行偷襲。
這年十一月,公孫述親率數(shù)萬人,出成都城與吳漢大戰(zhàn)。兩軍連戰(zhàn)數(shù)日,公孫述兵敗逃走,最后被漢軍追上,刺穿胸部墜落馬下,當(dāng)夜死去。第二天,公孫述手下見大勢已去,棄城投降。漢軍副將劉禹率兵浩浩蕩蕩進(jìn)入城內(nèi),將公孫述的妻子家人全部殺死,并割下公孫述的頭顱,派人飛馬送往洛陽。與此同時,他還縱兵大掠,四處焚燒。
這一消息傳至京城,光武帝劉秀大為震怒,特別下詔譴責(zé)劉禹:“這座城池已經(jīng)投降了,滿城老婦、孩子還有數(shù)萬人,一旦縱兵進(jìn)行放火亂殺,誰聽了都會心酸氣憤。通常之人,即使家里有一把破掃帚,也十分珍惜,可你卻這樣不愛護子民的生命財產(chǎn)!你怎么這樣殘暴,竟忍心做出如此的行為?”隨即,劉秀下詔撤了劉禹的職務(wù),并對主將吳漢也給以嚴(yán)厲批評。
【注音】bì zhǒu zì zhēn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紀(jì)·光武帝紀(jì)》:“帝聞之,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數(shù),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謂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
【解釋】敝:破的,壞的。珍:愛惜。古代文人稱自己的妻子為“執(zhí)帚”,這里的帚代表妻子。比喻東西雖然不好,但卻是自己珍愛的。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比喻自己的東西不值錢舍不得扔掉。
【近義詞】敝帚千金、愛惜羽毛
【反義詞】視如敝屣、在所不惜
【年代】古代
【例句】她覺得這一含沙射影的批評對自己造成了不利影響。
“敝帚自珍”和“敝帚千金”同出一源,都表示珍惜自己的東西。但“敝帚自珍”由“敝帚千金”發(fā)展而來,語義較重,而且不用于勸誡和批評方面。這樣看來許多詞語表面上的意義都是差不多的,不過在用法上可有著區(qū)別呢!小朋友們使用成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哦!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