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小孩手上三兩蜜”??此е∈纸蚪蛴形兜厮?,不由得你不信。不過,1 歲以后,就不能讓他老往嘴里塞手指了,否則,養(yǎng)成了習慣,要改起來可就麻煩啦!
同樣是吃手,不同年齡的孩子做出來,感覺就不一樣:三四個月的小寶寶將小手放進嘴里,津津有味地又啃又咬,你會覺得憨態(tài)可掬,惹人喜愛;兩三歲的寶寶將大拇指塞進嘴里吸吮或不停地咬手指,你會皺皺眉頭,覺得不太衛(wèi)生;而當一二年級的孩子還時不時地咬指甲、吮拇指,你會認為這是一種壞習慣,需要馬上糾正!所以,吮拇指、咬指甲雖然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自然現(xiàn)象,但是遲遲存在,就演變成了一種不良的習慣。
吃手背后的故事
幾個月的小寶寶啃手、吮手指是認識世界以及自我安慰的一種方式。寶寶通過對不同物體,包括自己小手的舔、咬,來感受外界物體的不同;啃手、吮手指還能滿足吸吮的需要,給小寶寶暫時的安慰,當他單獨一個人時、感覺饑餓時、臨睡前,啃手、吮手指明顯增加。如果父母處理不當,如在寶寶需要安撫、陪伴的時候沒有給予及時、足夠的關(guān)注,就會使這種行為延續(xù),到寶寶兩三歲時,還時不時地需要吮拇指、咬手指來進行自我安慰,甚至一直持續(xù)到上學以后。
不過,也有一些孩子吃手、咬指甲并不是從小延續(xù)而來的,而是在環(huán)境發(fā)生某些變化時或在受到某種挫折而情緒波動時出現(xiàn)。因此,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突然出現(xiàn)咬指甲、吮拇指,或這些行為明顯增加時,不要一味指責孩子,而應(yīng)該了解孩子最近有什么改變,是否有什么問題讓孩子感覺緊張、擔憂,需要用這種方式進行自我安慰。比如很多孩子在剛?cè)雸@時由于環(huán)境變化,吮拇指、咬指甲明顯增加;學習壓力大,與同學、同伴關(guān)系不佳,或家庭發(fā)生某些變動等都會誘發(fā)或增加孩子的這種行為。此外,如果父母自身也有咬指甲的習慣,那么孩子在你的潛移默化中也很容易形成這樣的習慣。
6招,可以讓他不吃手
想讓寶寶不吃手,你得有點妙招才行——
1、對于1 歲以內(nèi)的小寶寶來說,吮手指是一種正常的行為,就讓他好好享受一下“蜜”手指的滋味吧,不用去阻止他。
2、兩三歲寶寶的還在吮手指,可以采用贊揚的口吻對他說:“寶寶長大了,不吃手指了!”也可以告訴他:“手太臟了,不能放進嘴里,否則要生病的!”
3、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告訴他手指縫里有很多臟東西,有會使人生病的細菌,還有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