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奶粉>奶粉行情>亨氏等洋奶粉質量問題頻發(fā) 本土乳企或將“趁勢逆轉”

亨氏等洋奶粉質量問題頻發(fā) 本土乳企或將“趁勢逆轉”

2012年08月22日 08:23閱讀次數(shù):163
近期,洋奶粉質量問題接連不斷。自香港檢出日本奶粉含碘量偏低以后,近日國家質量局檢出亨氏奶粉不合格。洋奶粉質量問題頻發(fā),或將給國產(chǎn)奶粉帶來轉機。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最近一批入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洋奶粉”再次上榜。由澳大利亞產(chǎn)的亨氏嬰兒配方奶粉被檢測出維生素B2超標以及泛酸未達標準。

  今年以來,洋奶粉安全問題頻發(fā)。美國百得智、日本明治等洋奶粉品牌遭遇食品安全質疑,其在中國市場的霸主地位開始動搖。有專家表示,目前,洋奶粉已經(jīng)占據(jù)7成中國奶粉市場,占據(jù)了9成高端奶粉市場。此時洋奶粉品牌遭遇質量問題,不僅會給其在華銷量帶來影響。同時,也將給已被擠出高端奶粉市場的本土乳企帶來轉機,本土乳企或將“趁勢逆轉”。

  國產(chǎn)奶粉銷量漸升

  華潤超市奶粉專柜銷售人員表示,近期,每天都會接待很多消費者的咨詢。涉及安全問題的的洋品牌奶粉銷量也出現(xiàn)了波動,亨氏等品牌洋奶粉銷量增長幅度開始放緩。同時,不少消費者又重新關注國內(nèi)大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了,伊利、蒙牛等本土大品牌乳企的奶粉銷量同期相比平均提高15%左右。

  本土乳企或迎轉機

  自去年以來,國內(nèi)乳企已經(jīng)開始尋求轉變,紛紛走上了海外并購的征程。光明乳業(yè)并購了新西蘭SynlaitMilk公司、澳優(yōu)出資1600萬歐元完成收購荷蘭海普諾凱乳業(yè)集團51%的股份,蒙牛與丹麥阿拉乳業(yè)合作推出了歐式蒙牛嬰幼兒奶粉,娃哈哈推出“愛迪生”奶粉等等。國內(nèi)乳企紛紛選擇使用海外奶源,或海外代工模式,希望可以挽回中國乳制品市場“崇洋媚外”的困境。

  安邦咨詢食品行業(yè)研究員邊晨光表示,洋奶粉借配方升級、包裝變化多次漲價,已經(jīng)引起中國消費者的不滿,近期洋奶粉的質量安全問題頻現(xiàn),更讓中國消費者重新審視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洋奶粉壟斷局面已經(jīng)開始動搖,本土乳企有機會趁勢逆轉。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