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奶粉>奶粉資訊>首例三鹿奶粉患兒現(xiàn)狀:比同齡孩子體重輕個頭矮

首例三鹿奶粉患兒現(xiàn)狀:比同齡孩子體重輕個頭矮

2014年07月25日 16:11閱讀次數(shù):413
他們有的是出生不久的孩子,有的是公務員,有的是幼兒園校車司機,因為一場突發(fā)疫情、一支疫苗或一口奶粉,改變了人生軌跡。他們原本該享天倫之樂,住不大的房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過平常日子。可這些再普通不過的愿望,對他們中有些人來說,遙不可及。病痛纏身、半身不遂或落下終身疾患,乃至性

  本篇記錄的是媒體曝光的首例三鹿奶粉事件患兒家庭的故事。在那次事件后,這個家庭又接連遭遇不幸,孩子能夠健康長大,成了家庭最大的隱憂。

  2014年春末,甘肅岷縣秦許鄉(xiāng)扎那村,扎那幼兒園大班教室里傳來朗誦聲,王鵬、王賀兩兄弟專注地看著黑板,看起來和其他40多個孩子并沒有什么不同。

  6年前,這對剛剛出生不久的孿生兄弟,便因為食用三鹿奶粉罹患腎結(jié)石,和全國近27萬患兒一同卷入當年最大的食品安全危機-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作為甘肅三鹿奶粉事件最早曝光、并被廣泛報道的首例患兒,他們一度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

  健康成長,這份看似最普通的愿望,在2008年下半年迄今的6年里,對兩兄弟和他們的父母來說猶如一個遙遠的夢。

2014年,甘肅岷縣,外公將兩兄弟中的王賀攬在懷里。
王鵬、王賀兩兄弟在家中玩耍。

  王鵬、王賀兩兄弟在家中玩耍。

  比同齡孩子發(fā)育得小

  6歲的孿生兄弟王鵬、王賀來自于扎那村一個貧困的六口之家,他們的父親車彥軍也是本村人,做了老王家的上門女婿,孩子也隨了母姓。

  車彥軍的岳父有眼疾、年邁體弱,岳母患有氣管炎多年,兩人無法干重活,平日里只能簡單做點家務,幫車彥軍夫婦接送孩子上學。

  養(yǎng)家的重擔全部落在了車彥軍夫婦身上。自從2008年底雙胞胎兄弟在蘭州治療腎結(jié)石康復回家后,在外面打工漂泊近10年的車彥軍就沒離開過岷縣,“在家種地,或者去其他鄉(xiāng)鎮(zhèn)做泥水匠、打零工賺點錢,老人身體也不好,兩個娃娃也要照顧,根本走不開。”他說。

  車彥軍和妻子從清晨5點多上山耕地一直忙到近中午才回家,他們將身上的竹筐卸在院子里,搓著滿是泥的手。山上僅有的兩畝地種著當?shù)靥禺a(chǎn)藥材-當歸和黃芪,這也是六口之家主要的經(jīng)濟來源之一。

  地處西北旱區(qū),常年持續(xù)耕種且降雨稀少,近幾年的收成一年不如一年。為了養(yǎng)家,車彥軍夫婦不得不輾轉(zhuǎn)附近鄉(xiāng)村,靠給人做建筑雜工每天拿7、80元補貼家用,如此算下來,一家人全年收入僅1萬出頭。

  11點半,王鵬和王賀跟著姥爺從學校回來,安靜的小院里便熱鬧起來。兩兄弟雖然孿生,但容貌、性格差別很大。哥哥王鵬內(nèi)向安靜,弟弟王賀則活潑好動。

  來年秋天,他們就要上小學一年級,車彥軍說:“從小兩個娃娃就在一起,都形成習慣了,我想他們讀書的時候能一直有個伴。”

  “比起村里的同齡孩子,兩個娃娃感覺發(fā)育得稍微小一點。老大王鵬19公斤,身高1米;老二王賀21公斤,身高1米05,村里同齡孩子一般都在25公斤左右,個頭也比他們高出3、4厘米。”車彥軍說:“其他方面基本都還正常。”

  這個個頭不高、顯得瘦弱的西北男人沉默了一會兒說:“只要兩個娃娃能健康地長大,就是每天討飯吃我也高興。”

王鵬、王賀兩兄弟在自家的建房工地上玩耍。

  王鵬、王賀兩兄弟在自家的建房工地上玩耍。

  花光所有積蓄 靠打零工謀生

  2008年7月20日,車彥軍一家平靜的生活因兩個兒子患病被打破。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