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逛超市是一件比較繁瑣的事情,首先帶著孩子逛超市買東西不太方便,畢竟東西多了拿起來也不方便。
其次,帶孩子逛超市,不可避免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在超市遇到想要的好吃的或者好玩的,想讓媽媽幫忙買。
這些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難題,最主要的問題是孩子見到吃的走不動路,或者口比較急,想要當場就吃,但還沒結賬怎么辦?
曉彤在有了寶寶后,開始決定主內(nèi),在家的時候也是全職帶娃,有一次帶著孩子去超市買菜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
平時曉彤帶孩子逛超市,都是把孩子放在前面的車筐里,就是為了避免孩子亂跑,曉彤找不到這種情況。而在這次孩子說什么都不坐在車筐里。
為了快點買完回家,曉彤也只能答應孩子自己下地走,但是不能離開媽媽的視線,開始孩子答應得挺好,但走著走著就忘了媽媽的話。
看見五顏六色的玩具想買,看見好吃的想買,走了一會后孩子突然吵著說渴了,沒辦法曉彤只能給孩子拿了一瓶喜歡的飲料。
喝上飲料后孩子就安靜下來了,隨后曉彤也可以安心地進行購物了,正在曉彤帶著孩子去付款的時候,突然走出來幾個工作人員,向曉彤索要賠償。
曉彤一臉懵圈,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為什么自己要賠償?之后工作人員解釋,自己在監(jiān)控里看見孩子在沒付款的情況下喝了飲料,按照規(guī)定要十倍賠償。
聽到工作人員這么說,曉彤非常不理解,于是跟隨工作人員到辦公室進行理論。
面對超市的十倍賠償,曉彤非常冷靜地解釋道,孩子喝水是因為口渴,并且兩人并沒有想要逃單的意思。
孩子先喝飲料后付款,就像去飯店吃飯一樣,自己不確定是不是菜點夠了,吃飽了再付款也沒什么不對吧。況且,如果真的付了十倍也沒有多少錢,但你們敢收嗎?
面對曉彤的質(zhì)疑,工作人員遲疑了一下,后來還是超市的管理者過來化解了矛盾,表示工作人員也是怕曉彤逃單才這樣做的。
其實孩子口渴先喝水沒什么問題,只要家長記得付款,并告訴孩子自己這樣做可以被理解,但不能把這份理解當作資本,在不著急的情況下還是要守規(guī)矩的。
1)立規(guī)矩
平時在家的時候,對孩子的教育不能放松,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出門在外也要叮囑好孩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只有當家長對孩子把話說清楚后,孩子才能慢慢變得更好,永遠不要覺得他還小,還不需要強制性的教育。教育都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
2)家長做榜樣
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比如平時帶孩子出門購物的時候,不能貪小便宜,這樣孩子在將來也會慢慢的被家長影響。
如果家長在超市喝飲料不給錢,孩子將來也會這樣學,在他們的認知里甚至會覺得這沒什么不對的。
3)做好情緒管理
現(xiàn)在在公共場合,經(jīng)常能看見有小孩子在公共場合放聲大哭,爸媽怎么哄都不行,這樣也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孩子可以對爸媽的做法不滿意,但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隨便耍脾氣,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我們可以一起回家解決。
在教會孩子情緒管理這件事上,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生活中的故事來吸取經(jīng)驗,或者是通過繪本的方式,教會孩子遇到不同的事情應該怎么做。
給大家推薦一套比較好的《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養(yǎng)成》,這本書可以很好地幫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并且讓孩子更理解爸媽的付出,對于3-6歲的小孩子是很有效的。
現(xiàn)在一套繪本共十冊,不足20元,合計每本不足2元,真的是又便宜又有用,趕緊給孩子買一套吧。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