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是孩子從家到社會的重要一步,也是他們邁向獨立的起點。因此,家長們看重要幼兒園的選擇,往往會
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挑選好的幼兒園。
如果問家長,看重幼兒園的哪些軟硬件條件,相信不少家長會回答——伙食。的確,幼兒階段的寶寶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得好也很關(guān)鍵。
幼兒園將一根香蕉分三段,寶媽看完以后直皺眉
海墨上幼兒園已經(jīng)一個月了,基本上適應(yīng)了幼兒園的生活,海墨媽媽這顆懸著的心也終于放了下來。
當一切步入正軌后,幼兒園老師也開始在家長群中發(fā)布一些孩子們?nèi)粘I睢?/p>
學(xué)習(xí)、游戲的照片或視頻。
這天,老師發(fā)布了一組孩子們的間食照片,細心的海墨媽媽發(fā)現(xiàn),圖片中水果中的香蕉是三分之一長度。
不過考慮到還有別的水果搭配
,海墨媽媽也沒多說。
不過隨后的日子里,海墨媽媽發(fā)現(xiàn),幾乎每次水果都不是完整的,
要么四分之一蘋果,要么六分之一的哈密瓜等等。
海墨作為寶媽看后忍不住直皺眉:每天25元的伙食費,“三餐兩點”一頓合5元錢,咋還吃不到一個完整的水果呢?
后來,有海墨一樣想法的家長越來多,幼兒園老師也時不時地就會在群里受到家長的質(zhì)疑,大家紛紛表示不理解:“難倒孩子幾千塊的學(xué)費還吃不起整個香蕉了?”
孩子在學(xué)校吃得少,或許并不是老師太“摳門”
像海墨媽媽擔心的情況,在幼兒園里十分普遍,并不是因為老師或幼兒園太“摳門”,真的是情有可原。
▲孩子的飲食豐盛比量多更重要
家長們看重的往往是“量”,而幼兒園考慮到的是飲食均衡,因此看重的是“質(zhì)”。同樣的量,多些品類,
對于孩子的攝入更多種類的食物往往更加有益。
▲小朋友本身飲食量有限
孩子們在幼兒園大多數(shù)是三餐兩點,從早上8點多入園到晚上4點多放學(xué),時間并不長,因此“
少食多餐”對于孩子們來說,
更有益于他們維持一天的“能量”。
如果每餐都吃很多,不僅不利于孩子們的成長,而且吃不完也會造成浪費。
▲是幫孩子合理規(guī)劃飲食的一種方式
因為水果和零食吃得太多會影響孩子吃正餐的量,所以幼兒園主張孩子少食多餐的做法也是為了
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方式。
所以說,當家長對幼兒園的做法存在質(zhì)疑時,也要注重溝通的技巧,處理方式不當,
往往會引起老師的意見,
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碰到這類問題,家長的處理方式很關(guān)鍵
首先,保持鎮(zhèn)定的情緒與老師核實情況
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家長先不要急著找幼兒園或老師理論。
要客觀冷靜地看待問題
,確定存在疑問時,要耐心平靜地與老師核實情況,切莫被情緒左右。
其次,換位思考跟老師溝通
家長在與老師溝通的過程中,也要
將心比心地站在老師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不能一味地只考慮自家孩子或是自己的利益。
最后,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做出解決
如果自己孩子的確存在著客觀情況,如吃不飽等情況時,家長也要及時與老師溝通
,并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
切莫情緒沖動,直接指責(zé)老師或是全盤否定。對于家長來說,孩子是自己的心頭好,但對于老師來說,要面對全班十幾名甚至是幾十名孩子,
難免會有照顧不周的情況,
家長也要多些理解與包容。
結(jié)語:
總的來說,幼兒園畢竟不同于家里,在家中,他們吃的、喝的、用的不說是最好的,但也是家長們盡其所能,盡量滿足,更沒有量上的控制。
但幼兒園是個大家庭,家長也要教導(dǎo)孩子適應(yīng)集體生活,
才能夠更好的適應(yīng)家以外的環(huán)境。
每日一問
:你如何看待幼兒園一個水果分幾份的情況呢?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