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范縝是南北朝時期的哲學(xué)家,在封建社會時期敢大膽的提出無神論是需要多大的勇氣,會覺得他就是個瘋子,煽動百姓,隨時隨地都會引來殺身之禍。范縝論道的故事視頻中范縝是和竟陵王蕭子良進(jìn)行辯論,并沒有因為 他的身份而禮讓三分,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值得我們敬佩。
知識拓展:
范鎮(zhèn),字子真,漢族,南鄉(xiāng)舞陰人。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唯物主義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無神論者。
范縝一生坎坷,然而他生性耿直,不怕威脅利誘,其哲學(xué)著作《神滅論》,繼承和發(fā)揚了荀況、王充等人的唯物論思想,是中國古代思想發(fā)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不朽作品。
南北朝是佛教興盛的時代,輪回報應(yīng)的宗教思想,存在于社會的各個角落。齊竟陵王蕭子良,精信佛教,常聚會名僧,講論佛典;同時在京都雞籠山西邸官舍禮賢納士,交游賓客,聚會文學(xué)名士。蕭衍、沈約等“竟陵八友”,以及范縝等仕人,都游于其門。這些名士多為佛門信徒,篤信因果報應(yīng),唯有范縝對這此嗤之以鼻,大唱反調(diào),盛稱無佛。
永明七年(489年),以竟陵王蕭子良為首的佛門信徒與范縝展開了一場大論戰(zhàn)。蕭子良問范縝說:“你不信因果報應(yīng)說,那么為什么會有富貴貧賤之分?”范縝答道:“人生如同樹上的花同時開放,隨風(fēng)飄落,有的花瓣由于風(fēng)拂簾帷而飄落在廳屋內(nèi),留在茵席上;有的花瓣則因籬笆的遮擋而掉進(jìn)糞坑中。殿下就猶如留在茵席上的花瓣,下官就是落于糞坑中的花瓣。貴賤雖然不同,但哪有什么因果報應(yīng)呢?”蕭子良不以為然,但駁不倒范縝這番有理有據(jù)的答辯,無言以對。
經(jīng)過這次交鋒后,范縝認(rèn)為有必要將自己的觀點加以系統(tǒng)整理和闡述,于是寫出了《神滅論》一文,提出“形存神存,形謝神滅”的無神論觀點?!渡駵缯摗纷プ×藭r弊,擊中了佛教的痛處。甫一問世,士林爭相傳抄,朝野一片嘩然。蕭子良調(diào)集眾僧名士,軟硬兼施,輪番圍攻范縝。
佛門信徒太原名士王琰,借儒家孝道為武器,撰文立著,企圖讓范縝無法回答,就帶著嘲諷的口吻說:“哎呀!范先生,你竟然不知道你祖先的神靈在什么地方!”范縝則反問:“哎呀!王先生,你既然知道你祖先的神靈在什么地方,怎么不自殺去追隨祖先的神靈呢?”這一反問,倒使王琰啞口無言,敗下陣來。由于難以辯倒范縝,蕭子良便打算用權(quán)利來拉攏,就派名士王融到范縝那兒,企圖用官位利誘,范縝不為所動。
主要作品:
《南史》載范縝有文集十五卷,《梁書》則記為十卷,大都散佚。存世有《神滅論》、《答曹舍人》(《答曹思文難神滅神》)等四篇,收于《弘明集》與《全梁文》中。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