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貫中立志,羅貫中處在了四處征戰(zhàn)的時候,遇到了寫書勸世的施耐庵,成為了他的徒弟,創(chuàng)作了《三國演義》。先知道更多的關于羅貫中的故事嗎?趕緊跟著視頻一起來看。
知識拓展:
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度龂就ㄋ籽萘x》(簡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后世文學創(chuàng)作影響深遠。除小說創(chuàng)作外,尚存雜劇《宋太祖龍虎風云會》。
元惠宗至正十六年(1356年),羅貫中辭別趙寶豐,“有志圖王”的羅貫中到農(nóng)民起義軍張士誠幕府作賓。起事稱霸的張士誠是滅元功臣。第二年在羅貫中的建議下,張士誠打敗了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的進攻。同年,張士誠的弟弟兵敗被元朝俘虜,張士誠只好投降。降元后,張士誠貪圖享樂。到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看到元朝沒落,又再次稱王。包括羅貫中在內的許多幕僚都建議暫緩稱王,但是不被采納。劉亮、魯淵等人紛紛離去,羅貫中自此對張士誠失去了信心,返回老家太原。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九月,不久,羅貫中也離開了張士誠,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羅貫中又回到了杭州?!度龂就ㄋ籽萘x》的寫作,當在該年以后。這時,他已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對歷史、對人生都有了比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備了創(chuàng)作《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條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羅貫中已寫了十二卷,之后卷數(shù)的寫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羅貫中寫作《三國志通俗演義》期間,施耐庵從蘇州遷移到興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為了紀念他的師傅施耐庵,羅貫中在完成《三國志通俗演義》之后,決定加工、增補施氏的《水滸傳》。成書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間。在加工、增補《水滸傳》的同時,羅貫中繼續(xù)創(chuàng)作歷史演義系列作品。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