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xiàn):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帶有明顯酸味。
原因:偏食淀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fā)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并帶有泡沫。
應對措施: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就能恢復正常。未添加輔食前的嬰兒出現(xiàn)黃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應適當減少糖量,增加奶量。已經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出現(xiàn)棕色泡沫便,則是食物中淀粉類過多所致,如米糊、乳兒糕等,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減少或停止這些食物即可。
表現(xiàn):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像油一樣發(fā)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
原因:進食脂肪過多時,在腸腔內會產生過多的脂肪酸刺激腸粘膜,使腸子的蠕動增加,結果產生淡黃色液狀和量較多的大便,有時大便發(fā)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內滑動。
應對措施:減少脂肪類食物的食用,多吃蔬菜。
表現(xiàn):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一般無黏液。
原因:病毒性腸炎和致病性大腸桿菌性腸炎的小病人常常出現(xiàn)蛋花湯樣大便。
應對措施:多見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兒。如為母乳喂養(yǎng)則應繼續(xù),不必改變喂養(yǎng)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shù),多能自然恢復正常。如為混合或人工喂養(yǎng),需適當調整飲食結構??稍谀谭劾锒嗉右恍┧畬⒛膛湎⌒?,還可適當喂些含糖鹽水,也可適當減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數(shù)。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則應請醫(yī)生診治。
表現(xiàn):大便稀,呈黃綠色且?guī)в叙ひ?,有時呈豆腐渣樣。
原因:常常見于霉菌引起的腸炎。
應對措施:這可能是霉菌性腸炎,患有霉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癥狀,需到醫(yī)院就診。
表現(xiàn):寶寶從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沒有黃色,但小便呈黃色。
原因:各種原因所致的膽道阻塞病人會排出灰白色的大便。醫(yī)學上稱陶土色大便。此外,進食牛奶過多或糖過少,產生的脂肪酸與食物中的礦物質鈣和鎂相結合,形成脂肪皂,糞便也可呈現(xiàn)灰白色,質硬,并伴有臭味。
應對措施:趕緊通知醫(yī)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膽道梗阻所致。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
表現(xiàn):糞便 呈黑色,且大便表面附有粘液而發(fā)亮,類似柏油,故稱柏油便。
原因:由于上消化道或小腸出血并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因紅細胞破壞后,血紅蛋白在腸道內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故糞便呈黑色;又由于硫化亞鐵刺激腸粘膜分泌較多的黏液,而使糞便黑而發(fā)亮,故稱為柏油樣便,多見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
應對措施:凡是見到柏油樣便,一要看有無消化系統(tǒng)和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的病史、癥狀和體征;二要檢查便潛血、血色素、凝血四項;必要時再查胃或十二指腸鏡。以明確是不是上消化道出血,以及出血的部位、原因和嚴重程度,為下一步治療提供依據(jù)。
表現(xiàn):血便的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通常大便呈紅色或黑褐色,或者夾帶有血絲、血塊、血黏膜等。
原因:血色鮮紅不與糞便混合,僅黏附于糞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鮮血滴出或噴射出,提示為肛門或肛管疾病,如痔瘡、肛裂、腸息肉和直腸腫瘤等引起的出血。
應對措施:首先應該看看是否給孩子服用過鐵劑或大量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大便變稀,含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時嬰兒哭鬧不安,應該考慮是不是因為細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應該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如果大便呈赤豆湯樣,顏色為暗紅色并伴有惡臭,可能為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如果大便呈果醬色可能為腸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樣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鮮紅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來源于直腸或肛門??傊悴蝗莺鲆?,以上狀況均需立即到醫(yī)院診治。
果醬樣大便:
暗紅色果醬樣大便見于腸套疊;暗紅色果醬樣膿血便則見于阿米巴痢疾。
黏液膿性鮮血便:
常見于細菌性痢疾、空腸彎曲菌腸炎。
洗肉水樣血便:
并有特殊的腥臭味 見于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剛開始混合喂養(yǎng)時,一定要慢慢來,至少要有兩周的過渡時間。這樣可以讓寶寶的消化系統(tǒng)有一個適應過程,以免發(fā)生便秘或腹瀉,同時,也可以被減少媽媽發(fā)生漲奶疼痛的幾率。
寶寶一旦適應了混合喂養(yǎng),就能形成一個與之前完全不同的排便規(guī)律,其便便特點也將逐步顯現(xiàn)。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