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出生3~4周的寶寶才能抱到戶外曬太陽,而且開始的時間要短,只曬一部分如腳腿等,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曬太陽的時間和范圍。頭部和臉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可置陰涼處或遮陽帶帽子。
2、然后可擴大曬的范圍,從膝蓋擴大到腿根部。最初的二三天,可從腳尖曬到膝蓋,約5~10分鐘即可。
3、最后可增加曬背部約30分鐘,除去尿布,可連續(xù)二三天都曬到肚臍,時間約15~20分鐘。
1、曬太陽時不宜空腹,曬太陽前最好不要給寶寶洗澡。因為人體皮膚上含有大量麥角醇,它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可轉化為維生素D3,從而促進鈣的吸收。洗澡時會將這種物質洗去,達不到促進人體鈣吸收的目的。
2、曬完太陽后,家長可以為寶寶添衣服,由于在陽光的照射下,人的毛孔是打開的,再回到陰涼的地方,容易吸收潮氣導致感冒。
3、曬太陽時最好穿紅色服裝,因為紅色服裝的輻射波能迅速“吃”掉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所以,媽媽們要備多幾件紅色的衣服,好讓寶寶曬太陽的時候能穿上,這樣有利于寶寶的健康哦!
4、隔著玻璃測試,紫外線透過不足50%,若到距窗口4米處,則紫外線更少,不足室外的2%。所以隔著玻璃曬太陽實際上沒什么作用。所以在室內曬太陽的時候,最后是讓寶寶接觸斜陽光。
5、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給寶寶曬太陽的同時也要做好保護措施,剛開始曬的時候不能曬太久,只要5到10分鐘就夠了;而且頭部和臉部要在陰涼處或帶上遮陽帽,腿和腳則可以曬在太陽下,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可以逐漸延長日曬時間,擴大日曬的范圍,最后可增加到曬背部30分鐘。
相關文章: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