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導航>新生兒>新生兒護理>新生兒曬太陽的姿勢

新生兒曬太陽的姿勢

2017年01月23日 14:42閱讀次數(shù):320
新生兒曬太陽不僅可以去除黃疸,還可以補鈣,可以說是好處多多。但是新生兒曬太陽的姿勢該是怎樣,媽媽您未必知道,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

新生兒曬太陽的姿勢

新生兒一般在出生兩周之后就可以在室內曬太陽了,出生3到4周的新生兒可以去戶外曬太陽。那么新生兒曬太陽那種姿勢最好呢?

1、如果是在室內曬太陽,可以在保證寶寶不受涼的前提下,盡可能的裸露皮膚,尤其是小屁屁和腿腳。讓寶寶趴在爬行墊上或者是床上(前提是能曬到太陽),把寶寶的頭側向背著陽光的一面。

2、如果是在室外曬太陽,媽媽可以抱著寶寶趴在自己的肩膀,一只手要托著寶寶的背部,以免閃到寶寶,這樣的話也是可以避免曬到寶寶的眼睛的。

新生兒曬太陽的姿勢1

2

新生兒曬太陽的順序

1、一般出生3~4周的寶寶才能抱到戶外曬太陽,而且開始的時間要短,只曬一部分如腳腿等,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曬太陽的時間和范圍。頭部和臉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可置陰涼處或遮陽帶帽子。

2、然后可擴大曬的范圍,從膝蓋擴大到腿根部。最初的二三天,可從腳尖曬到膝蓋,約5~10分鐘即可。

3、最后可增加曬背部約30分鐘,除去尿布,可連續(xù)二三天都曬到肚臍,時間約15~20分鐘。

新生兒曬太陽的姿勢2

3

新生兒曬太陽的時間

1、春秋季節(jié),以早上9-10點,或15-16點為宜,這段時間陽光中紫外線強,紅外線弱,可以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

2、盛夏時,則建議選擇上午8-10點,或下午4-7點為宜,避開強烈的陽光直射。

這是因為早上這段時間紅外線強,紫外線弱,有助于促進新陳代謝;下午這段時間則是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有助于促進新生兒的腸道對鈣、磷等礦物質的吸收,從而促進骨骼發(fā)育。

注意:

上午10點以后到下午4點之前是紫外線最強的時間,千萬不能在這個時間段讓寶寶曬太陽,很容易傷害到寶寶嬌嫩的皮膚。

新生兒曬太陽的姿勢3

4

新生兒曬太陽的注意事項

1、曬太陽時不宜空腹,曬太陽前最好不要給寶寶洗澡。因為人體皮膚上含有大量麥角醇,它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可轉化為維生素D3,從而促進鈣的吸收。洗澡時會將這種物質洗去,達不到促進人體鈣吸收的目的。

2、曬完太陽后,家長可以為寶寶添衣服,由于在陽光的照射下,人的毛孔是打開的,再回到陰涼的地方,容易吸收潮氣導致感冒。

3、曬太陽時最好穿紅色服裝,因為紅色服裝的輻射波能迅速“吃”掉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所以,媽媽們要備多幾件紅色的衣服,好讓寶寶曬太陽的時候能穿上,這樣有利于寶寶的健康哦!

4、隔著玻璃測試,紫外線透過不足50%,若到距窗口4米處,則紫外線更少,不足室外的2%。所以隔著玻璃曬太陽實際上沒什么作用。所以在室內曬太陽的時候,最后是讓寶寶接觸斜陽光。

5、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給寶寶曬太陽的同時也要做好保護措施,剛開始曬的時候不能曬太久,只要5到10分鐘就夠了;而且頭部和臉部要在陰涼處或帶上遮陽帽,腿和腳則可以曬在太陽下,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可以逐漸延長日曬時間,擴大日曬的范圍,最后可增加到曬背部30分鐘。

新生兒曬太陽的姿勢4

相關文章:

新生兒曬太陽去黃疸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