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健康>寶寶護理>生活護理>認清黃疸的真面目:不是所有黃疸都是病!

認清黃疸的真面目:不是所有黃疸都是病!

2018年03月16日 15:30閱讀次數(shù):34
寶寶出生以后皮膚很黃,這時候寶媽擔心孩子是不是黃疸了,那么面對黃疸該怎么辦呢?認清黃疸的真面目:不是所有黃疸都是??!

寶寶出生以后皮膚很黃,這時候寶媽擔心孩子是不是黃疸了,那么面對黃疸該怎么辦呢?認清黃疸的真面目:不是所有黃疸都是??!

寶寶出生了,看著白白嫩嫩的小家伙,爸爸媽媽心理一定特別喜歡??墒菦]過多久,有的爸爸媽媽發(fā)現(xiàn)寶寶臉上的皮膚變黃了,甚至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好像生病了一樣,這是怎么回事?爸爸媽媽不用過于擔心,這是常見的新生兒黃疸現(xiàn)象。

新生兒黃疸是怎么產生的

寶寶出生時,由于從子宮內的無氧環(huán)境到子宮外的有氧環(huán)境中,血液中大量的紅細胞被破壞,血紅蛋白釋放并形成大量的膽紅素(呈橙黃色),而此時寶寶的肝臟功能尚未發(fā)育成熟,無法將多余的膽紅素排出體外。

隨著體內膽紅素越聚越多,寶寶的皮膚、鞏膜逐漸變黃,這就是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一種病嗎?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超過半數(shù)的寶寶在出生72小時后,都會出現(xiàn)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屬于正?,F(xiàn)象,一般不需要治療就會自然消退。一些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生理性黃疸消褪得慢一些,少數(shù)可能會一直延續(xù)到3個月左右。

然而,當寶寶有溶血、感染以及膽道閉鎖、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先天性疾病時,就會發(fā)生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對寶寶的神經系統(tǒng)造成永久的傷害。這是因為,當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極高時,可以滲透到大腦,形成核黃疸,也叫膽紅素腦病,導致寶寶耳聾、發(fā)育遲緩或腦癱等嚴重后果。

如何區(qū)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

實際上,新生兒科醫(yī)生也很關注寶寶的黃疸,在寶寶出生后住院期間,每天都會觀察寶寶的黃疸,必要時通過皮膚大致檢測寶寶的膽紅素水平,當高度懷疑寶寶有病理性黃疸時,就會采血檢測。一般來說,可以通過以下區(qū)別來分辨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

區(qū)別1:出現(xiàn)時間

生理性黃疸:在寶寶出生后2-3天出現(xiàn)。

病理性黃疸:在出生后24小時內就開始出現(xiàn)。

區(qū)別2:持續(xù)時間

生理性黃疸:足月寶寶的黃疸會在4-5天達到高峰,5-7天逐漸消退,最遲不超過2周,早產寶寶的黃疸會在5-7天達高峰,7-9天消退,最長可延遲到3-4周。

病理性黃疸:持續(xù)時間較長,足月寶寶大于2周,早產寶寶大于4周;寶寶黃疸消退后又再次加深、加重。

區(qū)別3:嚴重程度

生理性黃疸:程度較輕,從面部開始,主要分布在頭面部及軀干,前臂、小腿、手心及足心無明顯黃疸。

病理性黃疸:黃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也有較明顯的黃染。皮膚呈金黃色,甚至桔黃色,也有的呈暗黃色。鞏膜也有明顯黃染。

區(qū)別4:進展情況

生理性黃疸:進展較慢,每日膽紅素升高速度較緩慢。

病理性黃疸:常在一天內加深許多,每日膽紅素上升迅速。

區(qū)別5:寶寶情況

生理性黃疸:寶寶精神狀態(tài)良好,體溫正常,食欲好,睡眠佳,哭聲響,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黃疸:寶寶吸奶無力、拒奶、吐奶,精神差、嗜睡,伴有發(fā)熱或體溫不升,甚至出現(xiàn)呻吟、尖聲哭叫等,大便顏色呈白色或陶土色,尿液呈深黃色、茶色甚至醬油色。

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并無絕對界限。一般住院3~4天,也就是寶寶在黃疸最明顯的時候出院。

因此,寶寶出院前醫(yī)生都會檢查黃疸情況,如果寶寶黃疸較重,會建議稍遲出院,以便觀察和治療?;丶液?,寶寶的黃疸應該繼續(xù)消退,如果寶寶的黃疸遲遲不退,或者反而加深時,尤其是伴有精神萎靡、不吃奶等情況時,爸爸媽媽應盡快到醫(yī)院確診和治療。

寶媽提示:不要談黃疸色變

小編在剛生產完還沒出院的時候,同病房的寶寶黃疸嚴重,需要照藍光,寶媽因為心疼寶寶不停的哭。在這里,想告訴更多的媽媽,新生兒黃疸的治愈率極高,媽媽們只要認真觀察,及時護理就好。為了還在坐月子的自己,也要控制情緒。


網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