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yǎng)是喂養(yǎng)寶寶最好的方法。作為媽媽,為了給寶寶喂母乳,在日常飲食、用藥時都會格外小心,因為母乳作為寶寶的口糧,直接關系到寶寶的健康。可就算媽媽再謹慎,也避免不了生病的情況,那么媽媽生病時可以給寶寶喂奶嗎?
答案是肯定的。
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食物,在大部分情況下,媽媽在哺乳期感染的疾病都不需要中斷母乳喂養(yǎng),比如:普通感冒、流感、腹瀉、乳腺炎、腸胃炎、尿路感染等。大部分疾病的病毒不會通過母乳傳播。同時當媽媽在感染期間繼續(xù)喂母乳,媽媽的身體會因為抵御病毒而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并通過乳汁帶給給寶寶,從而減少或減輕寶寶疾病的發(fā)生。
媽媽在哺乳期間感冒,如果沒有服用藥物,癥狀也不嚴重時,可以給寶寶喂奶。媽媽感冒時其實早已通過接觸把病原帶給了寶寶,即使馬上停止哺乳,寶寶也會被感染。如果這個時候堅持喂奶,反而可以讓寶寶在母乳中得到相應的抗體,增強抵抗力。
如果媽媽在感冒的時候沒有發(fā)燒,可以多喝水,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媽媽需要將照顧寶寶的重任托付給家人、阿姨,自己抽點時間睡覺休息,讓身體盡快恢復。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媽媽咳嗽劇烈或者打噴嚏,可以選擇戴上口罩,勤換洗衣物、勤洗手。只要沒有使用哺乳期禁用的藥物,就可以安心喂奶。
如果媽媽在哺乳期發(fā)燒,發(fā)低燒時可以給寶寶喂奶,如果低燒,盡量在喂奶后吃藥,同時多喝溫開水;但是當體溫超過38℃,最好停止給寶寶喂奶。同時媽媽需要保證每天擠奶三次以上,以維持泌乳狀態(tài)。
房間要保持空氣流通,以降低流感病毒在空氣中的濃度。必要時讓寶寶暫時離開臥室,用食醋按1:1比例兌水煮沸,密閉熏蒸房間4小時。
只有少數(shù)的疾病會影響母乳喂養(yǎng),從而影響到寶寶的身體健康,像一些傳染病或是以下疾病的媽媽,最好不要給寶寶母乳喂養(yǎng),需要遵聽醫(yī)囑,再決定是否母乳。
1. 患肝炎的媽媽
肝炎病毒可通過乳汁傳給寶寶,特別是轉氨酶升高,HBSA呈陽性者不宜進行母乳喂養(yǎng)。另一方面,因照顧寶寶,過度勞累也會影響肝炎患者的康復。
2. 患結核病的媽媽
患有結核病的媽媽,尤其是結核活動期,痰中能找到結核桿菌,此時不能自己照看寶寶和進行母乳喂養(yǎng)。因為結核菌可以傳染給寶寶,而且過分勞累也不利于結核病人康復。此時最好進行奶粉喂養(yǎng),同時要和寶寶嚴格隔離。
3. 患甲亢的媽媽
媽媽患甲亢又在服藥期間不宜喂奶,以免引起新生兒甲狀腺腫大及甲狀腺功能減退,影響寶寶智力。
4. 患心臟病的媽媽
喂奶可能加重患心臟病媽媽的心臟負擔,為了避免媽媽病情的加重,不宜給寶寶喂奶。
5. 患糖尿病的媽媽
要待病情穩(wěn)定后才可喂奶,不然易誘發(fā)糖尿病酮癥昏迷,特別是胰島素依賴型。病情較重的糖尿病人??梢騽诶凼挂葝u素需要量增加,使病情加重。
6. 患癲癇或精神分裂癥的媽媽
病情不穩(wěn)定,時常發(fā)作的媽媽不宜喂母乳,以免發(fā)作時傷害寶寶。媽媽在吃鎮(zhèn)靜藥治療時,也不能給寶寶喂奶。而且喂奶會增加勞累,導致癲癇發(fā)作。
7. 患慢性腎炎的媽媽
慢性腎炎患者需要通過藥物來治療,媽媽在服藥期間是不能給寶寶喂奶的,而且因喂奶和照料寶寶容易使媽媽過度勞累,病情加重。
媽媽在患有以上疾病不能哺乳時,可以給寶寶加奶粉,同時媽媽在患病期間應該定時擠奶,保持乳汁分泌正常,等到媽媽身體恢復健康時,就可以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