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健康>寶寶護理>急救措施>寶寶摔倒后別立馬抱起來哄,這3種判斷處理法才有效

寶寶摔倒后別立馬抱起來哄,這3種判斷處理法才有效

2016年09月09日 17:15閱讀次數:2560
寶寶慢慢長大,學會更多肢體動作,爬行更是標志了他已經邁入新的成長階段。但是媽媽們可要更加操心了,因為會爬的寶寶隨時都有可能從床上掉下來!

一旦發(fā)生這樣的事,媽媽的處理方式正確嗎?怎樣才能對寶寶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呢?

1.寶寶無外傷,不宜立即抱起當寶寶發(fā)生跌落,很多媽媽的第一反應都是馬上抱起摟在懷里。這種方式是大錯特錯!我們第一時間并不了解寶寶的傷情如何,就特別容易在抱起的過程中由于用力不當對寶寶造成二次傷害。

一般跌落后能立即大哭的寶寶并無大礙,但我們依舊不能貿然對寶寶進行移動。觀察20秒,根據跌落高度和著地部位大致判斷寶寶的傷勢之后再做下一步打算。這個期間可以給寶寶逗樂、扮鬼臉以轉移注意力。

2.出現外傷、出血、血腫如果出現比較嚴重的出血性外傷,需要及時去醫(yī)院就診。若傷情不嚴重,只是輕微的皮膚破損,自來水沖洗后可以在家中自行用碘伏、酒精為傷口消毒。隨后需要時刻關注傷口發(fā)展,如果出現小包塊應立即冷敷處理。此外,摔傷后的寶寶由于哭鬧可能暫時出現嘔吐反應,爸爸媽媽不必過分擔心。若為噴射性嘔吐,并哭鬧不止,則有可能是腦部出血引起的,需要立即就醫(yī)。

3.寶寶沒哭?那就出事啦!摔傷后如果寶寶沒哭,甚至出現臉色蒼白,想睡覺,身體綿軟無力的癥狀,有可能是已經出現外傷導致的急性顱內出血,需要立即就醫(yī)。一般外傷引起的顱內出血出現在摔傷后的24-48小時以內。因此,在摔傷后的兩天內媽媽都要時刻注意寶寶的反應。至于是不是腦震蕩,則要觀察寶寶有沒有出現一定時段的意識和知覺喪失,如果寶寶意識正常就不需要過分擔心。

網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