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手足口病一要到醫(yī)院診治,并按醫(yī)生的囑咐服藥,并臥床休息。必要時可服用中成藥,如小兒咽扁沖劑,清開靈口服液,板蘭根沖劑等口服藥物。取西瓜霜或思密達涂搽口腔患處,每天2-3次。
注意口腔皮膚清潔,每天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同時注意看護病人,防止其對皮膚皰疹進抓撓,以防破潰感染。
1.西醫(yī)治療
孩子發(fā)燒期間,要多休息,多飲開水,吃些稀軟易消化的食物和含維生素多的水果和蔬菜?;純旱钠つw、手腳要勤洗干凈,指甲要剪短?;純旱囊路蝗煲3智鍧?,不要讓孩子搔抓皮疹,以免感染化膿。對已破潰的皰疹可用龍膽紫涂抹。對患兒的玩具、糞便要消毒處理。發(fā)燒的患兒可口眼退燒藥、維生素C和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藥,如板蘭根、大青葉等,亦可服用清熱解毒的中成藥,如清瘟解毒丸等。
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①接觸者應注意消毒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②密切監(jiān)測病情變化,尤其是腦、肺、心等重要臟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別注意監(jiān)測血壓、血氣分析、血糖及胸片;
③加強對癥支持治療,做好口腔護理;
④注意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及對重要臟器的保護;
⑤有顱內壓增高者可給予甘露醇等脫水治療,重癥病例可酌情給予甲基潑尼松龍、靜脈用丙種球蛋白等藥物;
⑥出現(xiàn)低氧血癥、呼吸困難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進行機械通氣治療;
⑦維持血壓穩(wěn)定,必要時適當給予血管活性藥物;
西藥可用維生素B2,每次5毫克,每日3次。左旋咪唑每次每公斤體重1.25毫克,每日2次。外用0.1%雷凡奴爾液含漱,每天5次;0.02%鹽酸洗必泰液含漱,每日5次;金霉素甘油糊劑涂患處,每日4次。
其他重癥處理:如出現(xiàn)DIC、肺水腫、心力衰竭等,應給予相應處理。
2.中醫(yī)治療
中醫(yī)理論認為,本病的病因為外感濕熱疫毒。當疫苗濕熱之邪傷及肺脾兩臟時,造成肺衛(wèi)失和或毒邪蘊積于脾,使脾主四肢及開竅于口的功能失調,出現(xiàn)上述的臨床特征,同時可伴有發(fā)熱、流涕、微咳等類似夏季感冒的癥狀或流涎、拒食、煩躁等癥。
中藥治療本病療效頗佳,既能消除、緩解癥狀,又可縮短病程。在發(fā)病的早期和中期,一般多采用清熱解毒、化濕涼血療法,常用的藥物有銀花、連翹、黃芩、梔子、生苡仁、牛蒡子、蟬衣、紫草、蘆根、竹葉、生石膏、黃連、燈芯草、六一散等;在發(fā)病的后期,若見手足心熱、食少、煩躁不安等癥,可以再加入生地、麥冬、白薇、玉竹等養(yǎng)陰清熱之品。
治療方法
急性發(fā)作期 手、足、口腔粘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