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杜詩傳》:“詩自以無勞,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
三國魏·鐘繇《賀捷表》:
"
臣不勝欣慶,謹拜表因便宜上聞。臣繇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
建安廿四年閏月九日,南蕃東武亭侯臣繇上。
"
誠,確實;惶,害怕;恐,畏懼。原指封建官員給皇帝上奏章時用的客套話,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現(xiàn)形容尊敬、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懼不安。
【注音】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解釋】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處】漢·許沖《上說文解字書》:“臣沖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
【近義詞】觸目驚心 擔驚受怕
三國魏·鐘繇《賀捷表》:“臣不勝欣慶,謹拜表因便宜上聞。臣繇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建安廿四年閏月九日,南蕃東武亭侯臣繇上?!闭\,確實;惶,害怕;恐,畏懼。原指封建官員給皇帝上奏章時用的客套話,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現(xiàn)形容尊敬、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懼不安。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