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納蘭性德 朝代:先秦
原文:
平原草枯矣,重陽后、黃葉樹騷騷。記玉勒青絲,落花時節(jié),曾逢拾翠,忽聽吹簫。今來是、燒痕殘碧盡,霜影亂紅凋。秋水映空,寒煙如織,皂雕飛處,天慘云高。人生須行樂,君知否?容易兩鬢蕭蕭。自與東君作別,刬地?zé)o聊。算功名何許,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陽影里,倚馬揮毫。
拼音解讀:
píng yuán cǎo kū yǐ ,zhòng yáng hòu 、huáng yè shù sāo sāo 。jì yù lè qīng sī ,luò huā shí jiē ,céng féng shí cuì ,hū tīng chuī xiāo 。jīn lái shì 、shāo hén cán bì jìn ,shuāng yǐng luàn hóng diāo 。qiū shuǐ yìng kōng ,hán yān rú zhī ,zào diāo fēi chù ,tiān cǎn yún gāo 。rén shēng xū háng lè ,jun1 zhī fǒu ?róng yì liǎng bìn xiāo xiāo 。zì yǔ dōng jun1 zuò bié ,chǎn dì wú liáo 。suàn gōng míng hé xǔ ,cǐ shēn bó dé ,duǎn yī shè hǔ ,gū jiǔ xī jiāo 。biàn xiàng xī yáng yǐng lǐ ,yǐ mǎ huī háo 。
翻譯:
重陽節(jié)過后,平原上的草都枯萎了,黃葉在疾風(fēng)中凋落。記得春日騎馬來此踏青時,多么的意氣風(fēng)發(fā)。如今故地重游已是蕭瑟肅殺,空曠凋零。秋水映破長空,寒煙彌漫,蒼穹飛雕,一片蒼茫。
人生在世,年華易逝,須及時行樂。春天過后,依舊心緒緒無聊。想想功名利祿算得了什么,不若借酒射獵,英姿勃發(fā),在夕陽下?lián)]毫潑墨那是何等暢快。
注釋:
①騷騷:風(fēng)吹草木聲。
②玉勒青絲:玉飾之馬銜及馬韁繩。此代指騎馬游春。
③拾翠:拾取翠鳥羽毛作首飾。后多代指女子或女子游春(或郊游)。南朝梁紀(jì)少瑜《游建興苑》:“踟躕憐拾翠,顧步惜遺簪?!?
④寒煙如織:謂彌漫著濃郁的寒冷的煙霧。
⑤皂雕:一種黑色大型猛禽。
⑥天慘:天色昏暗。
⑦東君:司春之神。宋辛棄疾《滿江紅·暮春》:“可恨東君,把春去、春來無跡?!?
⑧刬地:只是、依舊、照舊。
⑨短衣射虎:短衣,打獵的裝束。 射虎,用漢李廣故事。《史記,李將軍列傳》:“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焙笤谠娫~中常以此形容英雄氣概、英勇豪邁等。杜甫《曲江三章》:“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三國孫權(quán)、宋陸游等亦有射虎故事,但此處似指李廣為宜)。
賞析:
上片布景,展現(xiàn)行獵的場景。謂平原革枯,黃葉騷騷。這是重陽后郊外的景象。清秋時節(jié),郊外平原,行獵的時間、地點(diǎn),因此已有清楚的交代。但步入現(xiàn)場,卻引起對于另一場景的思憶。接著,“今來是”,現(xiàn)場的場景又回到眼前。上片以“枯”、“殘”、“慘”,顯示今日郊原的蕭瑟情狀,并以記憶中的“玉勒青絲”加以映襯,令今日郊原,更顯蕭瑟,為布景。
下片說情,謂人生在世,應(yīng)當(dāng)及時行樂。此生若能夠穿著短衣,在原野打獵,到西郊的酒肆,大碗喝酒,趁著黃昏,靠著馬背,在夕陽影里,任意揮毫。下片就眼前事敘說觀感,即就“短衣射虎”,表達(dá)詞人的人生觀感。
全詞情調(diào)悲壯,意境沉雄,藝術(shù)上似已達(dá)化境。詞人使用了黃、青、翠、碧、紅、皂、慘、白等多種反差比較大的顏色,使詞境絢麗,色感豐富。于秋景、獵事中穿插拾翠女子的青春形象,可謂神來之筆,猶如東坡筆下有小喬,稼軒詞中有紅襟翠袖,而又比這二者更富活力與詩意美,故她又是一種象征,以下闋中的“東君”稱之,并不為過。這樣寫,使全詞剛而有柔,直而有媚,可代表豪放詞的一格。這首詞表達(dá)了詞人慷慨激烈的壯懷和傷春悲秋、憶昔懷舊的情緒,并抒發(fā)了歲月空老、平生不得志的身世之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