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智力發(fā)展>古詩大全>金縷曲癸酉秋出都述懷有賦拼音版

金縷曲癸酉秋出都述懷有賦拼音版

2022年07月20日 17:19出處:親親寶貝網(wǎng)作者:親親寶貝網(wǎng)閱讀次數(shù):7
金縷曲癸酉秋出都述懷有賦拼音版,這是清代詞人龔自珍由徽州父親府署赴北京應順天鄉(xiāng)試未第,卻又遇上了起義這樣的重大事變,被堵在京都見不到病歿的妻子有感而寫的一首詞,下面一起來賞析下吧。
1

金縷曲癸酉秋出都述懷有賦拼音版

作者:龔自珍 朝代:先秦

原文:

笑今年、鸞飄鳳泊,情懷何似??v使文章驚海內,紙上蒼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來鴻雁杳,莽關山、一派秋聲里。催客去,去如水。華年心緒從頭理,也何聊、看潮走馬,廣陵吳市。愿得黃金三百萬,交盡美人名士。更結盡、燕邯俠子。來歲長安春事早,勸杏花、斷莫相思死。木葉怨,罷論起。

拼音解讀:

xiào jīn nián 、luán piāo fèng bó ,qíng huái hé sì 。zòng shǐ wén zhāng jīng hǎi nèi ,zhǐ shàng cāng shēng ér yǐ 。sì chūn shuǐ 、gàn qīng hé shì 。mù yǔ hū lái hóng yàn yǎo ,mǎng guān shān 、yī pài qiū shēng lǐ 。cuī kè qù ,qù rú shuǐ 。huá nián xīn xù cóng tóu lǐ ,yě hé liáo 、kàn cháo zǒu mǎ ,guǎng líng wú shì 。yuàn dé huáng jīn sān bǎi wàn ,jiāo jìn měi rén míng shì 。gèng jié jìn 、yàn hán xiá zǐ 。lái suì zhǎng ān chūn shì zǎo ,quàn xìng huā 、duàn mò xiàng sī sǐ 。mù yè yuàn ,bà lùn qǐ 。

翻譯:

我又向南方出發(fā)了!可笑今年如此飄泊不定,心中情懷到底如何?縱然文章能在世間引起轟動,也不過是在紙面上妄談民生罷了,對現(xiàn)實社會起不了影響。像那吹皺一池春水的春風一樣,能起什么作用?傍晚時分,忽然下起雨來,天空中雁影不見。蕭瑟秋聲中,只見關山一片蒼茫。

細細分析我青春的心態(tài),也曾經(jīng)愿意像家鄉(xiāng)的名人吳越王錢镠一樣,在廣陵吳市騎駿馬,賞錢塘潮,過著奢侈的生活。我希望得到大量的金錢,來盡情地和天下美人名士相交,更要去認識燕趙地區(qū)的豪俠之士。明年北京的春天,還是會早早到來吧,勸那北京的杏花,務必不要因為苦苦地思念我而憔悴。我寫下的木葉詞,惹起了眾多的和作,都是要罷官休隱江湖的議論啊。

注釋:

①癸酉:公元1813年(嘉慶十八年)。

②鸞飄鳳泊:比喻英俊之士落魄沉淪,亦兼寓夫妻離別意。

③“似春水”二句:五代南唐宰相馮延巳有《謁金門》詞,名句云:“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中主李璟戲語之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此用其意。

④“也何聊”三句:謂何嘗愿意如五代吳越王錢镠那樣奢侈優(yōu)裕,顯赫于家鄉(xiāng)。 聊,愿意。 廣陵,今江蘇揚州。 吳市,指蘇州,與揚州皆當時吳越之地的大都會。

⑤燕邯俠子:燕指古燕國,國都為薊(北京),邯指河北邯鄲,為趙國都城。古稱燕趙之地多俠士,故以為代稱。

⑥斷莫:千萬不要。

⑦木葉怨:指《木葉詞》,詞后有小注:“店壁上有‘一騎南飛’四字,為《滿江紅》起句,成如干首,名之曰《木葉詞》,一時和者甚眾,故及之。”按:定庵詞集中無此組詞。 罷論:罷休之論,指作罷了經(jīng)國緯世之志,誓愿隱逸草野江湖。

賞析:

此詩開篇便是“我又南行矣”的一聲長嘆。以下“鸞飄鳳泊”數(shù)句既感慨自己“高才無高第”之失意,又哀悼妻子的長逝,他這時“情懷”真難用語言說清的?!翱v使”二句為一篇警策,“紙上蒼生”的背后是“干卿底事”的憤懣與“莽關山、一派秋聲”的蕭瑟,加之“去如水”的豪雋幽怨,演繹出一幅哀絲豪竹交相回響的心靈圖景。

下片轉入一己命運的理性反思,然理性中仍不乏激越情緒。“愿得黃金三百萬,交盡美人名士。更結盡、燕邯俠子”,這樣的引吭高唱乃是對自己“隱遁”生涯的預期和構想,也是中國士子面臨“窮則獨善其身”的境地時又一次難堪而無奈的選擇。主題已不新鮮,在龔自珍筆下卻依然氣勢磅礴,推倒一世。以下“來歲”數(shù)句孫欽善先生以為是“寫出對未來的希望。以長安春事喻京都思想輿論的活躍,以杏花喻渴望進言用世的士人,而自己的木葉怨詞引起眾多和者,正是消聲的議論重新興起的預兆”(《龔自珍詩文選》),從全篇脈絡推衍體味,竊以為并非如此。此數(shù)句承前而來,一方面為反語,一方面也為自勸慰之辭。自己既已南行,就不必為來年的“長安春事”擔憂懸念了,還是“一騎南飛”,去結交美人名士、燕邯俠子,不也很妙嗎。結末“罷論起”三字不啻為照應開頭的深沉的嘆息,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色。其實龔自珍是不愿意隱逸終老的,他一次又一次的“出都”就是為了擺脫在“一山突起丘陵妒,萬籟無言帝坐靈”(《夜坐》)的情形下的那種困頓、煩憂與庸俗??此乞E邁英發(fā),實則郁悶倉皇,這幾乎是大多數(shù)中國士人、特別象龔自珍這樣的“怪魁”注定了的悲劇夙命。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