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長式教育:有的家長不尊重孩子,孩子往往也不允許這樣做;有些父母渴望成為一條龍,想讓孩子學(xué)這個學(xué)那個,如果孩子不感興趣,不想學(xué),父母就擺出一副長輩的架勢,這樣容易與孩子產(chǎn)生情緒上的對立。
2. 嘮叨教育:有的父母喜歡整天對孩子嘮叨,這要這樣做,那要這樣做;這不對那不對,總是沒完沒了的嘟囔,這種“敲木魚”式的教育最終導(dǎo)致孩子疲憊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
3.冷漠的教育方式: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凡是問過的問題都知道,這里摸一下那里摸一下,有時他們還探索自己的電、氣、開關(guān)插座,一點不懂的危險,有時把玩具拆開看,甚至損壞珍貴的家用電器。如果家長此時簡單粗暴地說不允許或置之不理,就會引起孩子的不滿和逆反心理。
4. 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你的孩子
如果孩子和父母說話,父母一定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傾聽,即使自己有任何想法或發(fā)現(xiàn)孩子說錯了什么,一定要等孩子講完再打斷。其實,父母的耐心傾聽,本質(zhì)上就是把孩子當(dāng)成一個獨立的人,很快就能換來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5. 為你的孩子設(shè)置一條安全線
如果孩子的叛逆心理只是想自主地表達自己的意愿,而這種行為不涉及人身安全,那么父母應(yīng)該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如果孩子的叛逆行為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家長應(yīng)在第一時間給孩子制止,并說明原因。
1、與孩子溝通要保持冷靜。以硬制硬是對叛逆孩子最失敗的教育方法,所以在和孩子溝通之前,急躁的父母,必需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不要脾氣一急就開始對孩子打罵,把原本要好好溝通的計劃拋諸腦后。此外,和孩子溝通最好再孩子也冷靜時,再進行溝通,效果更好。
2、在溝通中多觀察。溝通有很多方式,父母如果一直沉浸在作為孩子爸媽而焦急擔(dān)憂的角色里溝通多少會偏離理智的方式,所以不妨先觀察下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存在什么問題,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叛逆問題,從不同角度和孩子作溝通。
3、堅持試驗、不斷溝通。當(dāng)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在溝通過程中,往往都是父母占主要地位,孩子則是聽話的一方。孩子長大后,父母就要采取雙向溝通的試驗,把角色轉(zhuǎn)換過來,當(dāng)孩子的傾聽者,聽聽孩子心里的想法,包括對大人教育的看法,而父母從不斷的溝通中總會發(fā)現(xiàn)有效的解決方法。
4、交換角色,同理心。與人相處,有一顆同理心很重要,理解對方的難處,自然就不會有怨恨的態(tài)度,父母應(yīng)該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在溝通中關(guān)系自然就比較融洽。
5、親身體驗。當(dāng)叛逆的孩子在溝通中一直唱反調(diào)時,那父母不妨就沿著孩子的方向走,讓孩子不生氣的同時,起身體驗他自己的要求,比如在路上看到賣飲料促銷的,兒子要求買好幾瓶飲料,那父母就不要反對,但是買的飲料人讓兒子自己提,讓孩子知道提著不應(yīng)該買的飲料回家是很累的事情。
6、融入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叛逆一半來源于與父母的代溝,他們認為父母總是批判自己追求的興趣,比如動漫明星、電子游戲等。身為父母,不妨融入這叛逆孩子的世界,不要因為怕孩子的興趣影響他的功課而厲聲禁止,而是跟孩子討論下他們喜歡的電子游戲、動漫明星,在融洽的討論中再適時以合理的方式提醒孩子什么是該學(xué)的,什么是不該學(xué)的。這樣可以避免孩子沉迷電子游戲或盲目追星。
7、說明分析。叛逆的孩子并不是聽不進父母的話,而是父母要抓住孩子逆反心理的要點,分析原因,舉例說明,讓孩子理解懂得。
8、征求他人的意見。教育孩子不是父母自己就能解決的事情,總會碰到瓶頸,這時候不妨多和有相同經(jīng)驗的父母或孩子的老師交流想法,使自己的思想不那么局限。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