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出自莊周《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边@個故事原來的意義,是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騙術(shù)。告誡人們要注重實(shí)際,防止被花言巧語所蒙......
有一個人叫狙[jū]公,最喜歡猴子。他養(yǎng)了一大群猴子,那些猴子都能聽懂他的話。狙公為了養(yǎng)猴子,把家產(chǎn)幾乎花光了,后來實(shí)在供不起了,只好對猴子說:“我給你們吃栗子,每天早上給三個,晚上給四個(朝三暮四),你們看怎么樣?”猴子都不滿意起來,又是跳,又是叫。
狙公一轉(zhuǎn)念頭,馬上改口說:“那就這么辦吧。我每天早上給四個,晚上給三個(朝四暮三),你們總該滿意了吧?”猴子都高興起來,伏在狙公跟前,伸出前爪來領(lǐng)他們的口糧。
“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本來的意思是玩弄一些小手段來騙人。后來用“朝秦暮楚”來比喻一個人“反復(fù)無?!薄!俺焙汀澳骸毙稳葑兓浅??。
精彩推薦: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