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附子溫陽祛寒;
輔以炮姜溫運中陽,白術健脾燥濕,人參益氣健脾,炙甘草補中扶正,調(diào)和諸藥。
五藥配伍,有溫陽祛寒,益氣健脾之效。
1、腹瀉病人:本藥對于明顯是受寒或食生冷而引起的水樣腹瀉,沒有肛門灼熱感,沒有里急后重感的,都可以使用,對于稍食生冷就腹痛腹瀉的脾胃虛寒型人群,可在冬季服一段時間,但不可長服,以防附子藥性過熱。
2、腳癬病人:將本品研極細末,加蜂蜜調(diào)為膏狀或加水調(diào)為糊狀,涂敷于患處,外以紗布覆蓋,每日換藥2~3次,經(jīng)過2~3天即可獲愈。
3、慢性盆腔炎病人:(主要表現(xiàn)為小腹隱隱作痛,綿綿不休)
古中醫(yī)認為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病邪內(nèi)侵,導致濕熱淤毒,滯留下焦,日久則氣血淤滯,絡脈失和,甚至結(jié)成淤塊。故治療需以行氣活血,清利濕熱為主。
但是久病多虛多寒,用常規(guī)方法難以獲效,“附子理中丸”按照說明書服用,最少要服三個月,每服七天停三天,連續(xù)服。
4、小兒多涎癥病人:小兒終日流口水不斷,口水清稀,舌質(zhì)淡紅,舌面上津液汪汪,幾欲滑脫。不敢吃冷食。脾胃陽虛明顯。服用附子理中丸后治愈。
5、胃脘疼痛病人:
胃脘疼痛,食少納呆,舌淡苔白,大便每日一次,不成形。
附子理中湯三劑,附子理中丸兩盒,先服用湯劑,再用丸劑。
6、痛經(jīng)病人:
附子理中丸加補中益氣丸服用。
7、手足冰涼病人:
附子理中丸補陽氣、理脾胃,適量服用可改善手腳冰涼。
8、醉飯癥病人:(表現(xiàn)為吃過飯就必須睡覺,稱之為醉飯。)
患者大多形體消瘦,面色萎黃,四肢清冷,胃寒怕冷,舌質(zhì)淡紅,苔白厚,大便每日一次,不成形。
服用附子理中湯加減,一周左右即可。另可多食羊、狗肉,補充陽氣。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