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細菌感染導致了咽痛?
首先,我們首先看看什么是“化膿”?“化膿”是一個通俗的說法,指的是扁桃體和咽部有白色的滲出物,由于看上去像是膿點,于是就大家簡單粗暴地稱之為“化膿”。
引起扁桃體“化膿”的最常見細菌為A組鏈球菌。有研究表明,在3歲以上的孩子中出現(xiàn)咽痛,如果合并猩紅熱樣皮疹、上腭出血點、扁桃體分泌物、嘔吐、頸部淋巴結腫大的任一癥狀,超過一半的可能性是A組鏈球菌感染。
而小于3歲的孩子感染了A組鏈球菌可能只會出現(xiàn)扁桃體分泌物、鼻塞、煩躁或食欲減差等不典型癥狀。
目前沒有確切證據(jù)說明以上癥狀評分可以確診鏈球菌感染,仍然需要行咽部快速鏈球菌抗原檢測(RADT),RADT有95%以上的特異度,因此RADT陽性時可考慮A組鏈球菌感染,從而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但RADT也有70%-90%的敏感度,因此可能出現(xiàn)假陰性,此時可加做咽拭子鏈球菌培養(yǎng)。
病毒感染也會引起扁桃體分泌物增加,若同時合并結膜炎、咳嗽、聲嘶、口腔潰瘍和/或腹瀉,更多提示為病毒感染。臨床上需要注意的就是EB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簡稱“傳單”),它會合并發(fā)熱、鼻塞明顯、頸淋巴結腫大、脾腫大和肝酶升高。
如果醫(yī)生懷疑孩子是傳單可能需要加做異型淋巴計數(shù)、EB病毒抗體檢測、肝酶或肝脾彩超等,治療主要為對癥處理,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阿昔洛韋并沒有獲益,因此不推薦使用抗病毒治療。
需要指出的是傳單患兒如果使用阿莫西林(治療鏈球菌的抗生素)后會有出現(xiàn)皮疹,所以我們再次強調用藥前RADT檢測的重要性。
另外,我們對扁桃體分泌物增加的病因分析還需要合并病史。如果小孩有多次分泌性扁桃體炎,間隔1月反復發(fā)作3次以上,發(fā)作時血沉、C反應蛋白等炎癥指標均明顯升高,發(fā)作間期生長發(fā)育均正常,我們就應考慮周期性發(fā)熱(PFAPA綜合癥,一種病因未明的發(fā)熱疾病)的可能。所以,如果孩子扁桃體“化膿”時,考慮使用抗生素也要查明原因,稍安勿躁,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由兒科醫(yī)生確定診療方案。
參考資料:
1. Uptodate.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n adults and adolescents.
2. Uptodate.Clinical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of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3. Uptodate.GroupA streptococcal tonsillopharyngit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Clinicalfeatures and diagnosis.
4. Uptodate.Evaluationof sore throat in children.
5. Uptodate.Periodicfever with aphthous stomatitis, pharyngitis and adenitis(PFAPA syndrome).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