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不宜帶嬰兒出門嗎?老一輩都說晚上不適合帶小寶寶出門,這是為什么呢,難道是因為“封建迷信”等,下面來看看晚上不宜帶小寶寶出門的理由。
圈兒媽剛生下CC那會兒,她姥姥就告訴我,晚上不要帶著寶寶出門,我當然是對這些“封建迷信”嗤之以鼻的。
但經過幾次實踐,晚上帶CC出門之后,果然寶寶出現(xiàn)入睡前長時間吵鬧甚至有時第二天有不舒服的現(xiàn)象,比如發(fā)燒、哭鬧等現(xiàn)象,不禁會反思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后來仔細想想,晚上不適合帶小孩外出,主要是因為這些原因:
早晚溫差大,寶寶容易著涼
隨著入秋,白天和晚上的溫差較為夸張,有時候甚至達到10度左右,寶寶身體對溫度的調節(jié)能力還不是很完善,很容易導致冷氣入體。
如果家長選擇晚上帶寶寶出門,又沒有做好保暖措施的話,小朋友很容易著涼、感冒。
夜晚容易讓孩子受驚嚇
小寶貝容易缺乏安全感,即使是白天,身邊沒有大人陪伴,也會不安而哭鬧。夜晚出門,有些大人都會感到害怕,更何況是小朋友?
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對他們的心理發(fā)育也有促進作用。所以,盡量不要讓孩子處在沒有安全感或感到害怕的環(huán)境里。
夜晚出行,安全隱患多
晚上也是個容易出意外的時分,家長在帶寶寶出門的時候,由于天黑,視線受阻,一不小心就會發(fā)生各種意外。而壞人們也會選擇這種對他們有利的時間下手。
曾經就有這樣的新聞:50多歲的張阿姨在天黑的時候帶著小孫子去樓下小賣部買東西,沒想到,就在張阿姨挑東西準備結賬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小孫子不見了。詢問小賣部老板,老板說看到孩子朝門外方向走去,但是天黑,就看不清孩子走去哪兒了。
光線不好,容易影響孩子視力
小寶寶的視覺神經尚未發(fā)育完全。
有些地方的路燈很刺眼,馬路上也會常常遇到開遠光燈的車,一旦寶寶跟這些亮瞎了眼的燈光杠上了,盯住不放,那么寶寶的眼睛就會受到傷害了。
擾亂生物鐘,影響休息
處于身長發(fā)育的關鍵階段,晚上有一個良好的睡眠是很重要的。寶寶都有自己的生物鐘,最好是晚上九點半之前睡覺。
如果經常因為晚上外出而擾亂寶寶作息,長此下去,就會打亂寶寶的生物鐘,有些寶寶會因為不適應而鬧騰好幾天哦!
大一點的小朋友,晚上出門容易玩得興奮過頭,以至于回家后仍然很亢奮地無法好好入睡,影響睡眠和身體發(fā)育。
對于夜晚不能帶孩子出門的說法,家長要根據(jù)客觀因素參考,一切有利于寶寶健康成長的,才是唯一衡量標準。
在不出門的夜晚,爸爸媽媽們可以陪著寶寶在家做游戲,或者給寶寶讀睡前故事,讓他們能擁有一個優(yōu)質的睡眠,健康成長。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