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斷夜奶?怎么解決夜奶的問題?“夜奶”是影響寶寶和媽媽睡眠的重大罪魁禍首。夜奶時間過長且頻繁,一來影響媽媽和孩子的睡眠質(zhì)量,影響媽媽的情緒和寶寶的生長發(fā)育;二來不利于孩子口腔健康,易長齲齒,還會存在一些潛在不必要的風險等等。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夜奶的問題。
寶寶真的需要喝那么多次夜奶嗎?
經(jīng)常會有媽媽問到:
“老師,我們家寶寶4個月了,晚上喝多少次奶才是正常的?”
“老師,寶寶什么時候才不需要喝夜奶?”
我們來看看寶寶從「按需喂養(yǎng)」到「規(guī)律喂養(yǎng)」過程中的夜奶頻次:
l 0-6周的新生兒還沒有很好地形成日夜作息,大部分寶寶的進食間隔約為2-3小時,因此很多寶寶夜間需要吃3-4次奶。
l 6周到3個月的寶寶,進食間隔逐漸增長到4個小時左右,即夜間他們可能需要2次左右的進食。
l 4-8個月的寶寶,大量研究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白天喂養(yǎng)較好的情況下,只有少部分寶寶在夜晚會真的餓了而需要進食1次。
所以,那些一夜起來喝七八次奶,或者一兩歲了還起來喝奶的,其實可能并不是真正的需要喝奶。除了新生兒一夜要吃3-4次夜奶,大部分寶寶并不需要頻繁夜奶,媽媽沒必要給寶寶喂過多夜奶。
有哪些是不必要的“夜奶需求”?
那么寶寶有哪些夜奶需求是不必要的呢?大概有以下幾個:
吮吸反射
很多新手媽媽會有一個疑問:我的寶寶怎么好像老是吃不飽一樣?總是嚶嚶啼哭,用手指碰他的臉頰就張著小嘴去找,媽媽心疼了就喂奶,寶寶銜著乳頭就吃,總算安靜下來了??墒俏惯^了以后寶寶還是哭,寶寶到底是怎么了?是沒吃飽嗎?
事實是,這只是嬰兒的原始反射——吮吸反射。當用乳頭和手指碰新生兒口唇時,會出現(xiàn)口唇和舌頭的吮吸蠕動。這個反射將會在新生兒出生2-3個月后逐漸被主動進食動作所代替。
安撫需求
當寶寶在感覺疲倦、緊張、煩躁、恐懼、睡眠因受到干擾而醒來時,寶寶都希望通過吮吸的方式進行自我安撫。
但很多新手媽媽都難以判斷到底寶寶為何要吃夜奶,甚至將寶寶進食、安撫、和吸吮三種需求混淆,以致于只能以喂奶這一方法去安撫寶寶。
媽媽們可以通過其他的觸覺安撫方式來讓寶寶安靜下來,如讓寶寶吮吸手指,摟抱或撫觸寶寶的身體等。
寶寶冷了
當寶寶體內(nèi)熱量不足時他們會通過頻繁哺乳補充熱量。如果寶寶只在晚間時分看上去特別餓,那很可能是他體內(nèi)熱量不足,即他們可能有點冷。這種情況下也可以換一個厚一點的被子而不用喂奶。
睡眠環(huán)境不一致
有些寶寶對睡前哺乳的依賴性比較強,因而出現(xiàn)奶睡的情況,待寶寶睡穩(wěn)后媽媽將其放至床上。但寶寶其后突然醒來,發(fā)現(xiàn)現(xiàn)時的睡眠環(huán)境與入睡前的環(huán)境不一樣而產(chǎn)生不安的情緒,需要回到入睡前奶睡的狀態(tài)才能安心重新回到睡眠狀態(tài)。
寶寶2個月的時候,媽媽應(yīng)慢慢引導寶寶吃睡分離,趁沒睡著時,把乳頭從寶寶口腔中拔出,清醒幾分鐘再放床上入睡。
寶寶由于長牙而引起牙齦腫痛,因而導致夜醒頻繁,有的寶寶甚至需要吮吸來緩解牙齦腫痛,而吮吸媽媽的乳房很多時候會成為安撫這些煩躁寶寶的最佳方法。
媽媽們可以在白天增加寶寶的磨牙活動,一些質(zhì)地較硬的物品可以更好地緩解牙齦腫痛,也能加快寶寶出牙的進程,進而減少因出牙引發(fā)的夜奶需求。
情感的補充
很多已經(jīng)回到職場的媽媽會發(fā)現(xiàn),晚上寶寶的母乳量相比以前增大不少,是寶寶要把白天沒有吃到的奶補回去嗎?很有可能,尤其是錯過了白天與媽媽相處的時光,更加希望通過夜間的哺乳來得到情感的補足。
一般在媽媽長時間獨自外出或產(chǎn)假結(jié)束回到職場時,寶寶會因為要補回白天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感依戀,而在夜間出現(xiàn)更多的哺乳需求。
建議媽媽下班后到入睡前這段時間,增加和寶寶的親密交流,主動擁抱、親吻、愛的語言、撫觸、按摩、給寶寶洗澡等都是很好的情感補足方式。
睡眠需求不足
寶寶可能因為白天的感官刺激或運動不足而很快就睡夠了,他們醒來后不愿再睡去,媽媽如果不恰當?shù)卦谶@種情況下喂奶,可能會讓寶寶誤以為“我就是要吃了”或者“吃奶是個不錯的游戲”。
增加白天的感官刺激和運動量是根本的破解方法哦。
總之,寶寶夜奶頻繁不一定是因為餓了,媽媽們不要不管三七二一,醒來就給奶,而要準確判斷寶寶背后真正的需求。
如果寶寶夜醒真的是因為餓,可以繼續(xù)哺乳,不用強行戒除。畢竟,寶寶吃好才能睡得更好。
如果不是,則要考慮幫助寶寶戒除這些不必要的夜奶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