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可謂是最了解寶寶身體每一個部位的人了,一旦寶寶的身體出現(xiàn)了什么變化,媽媽絕對能最先發(fā)現(xiàn)。
這天,美國的一位媽媽跟自家女兒玩耍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女兒上腭處出現(xiàn)了一塊黑斑,這可把這位媽媽嚇壞了,趕緊帶著女兒去了醫(yī)院。
到了醫(yī)院后,護士曾嘗試要把這個黑斑擦掉,但是沒有成功。而醫(yī)生看了之后猜測這是不是胎記,但是這位媽媽堅稱不是,因為會定時給女兒清潔口腔,之前并沒有看到。
這可讓眾人犯難了,不會是遇上了什么疑難雜癥吧。
因為這個醫(yī)學(xué)之謎,又驚動了兩名兒科專家。
專家果然是專家,觀察力還是很強的,他們看了看孩子的口腔,越看越覺得不對,這黑斑邊上怎么還有白色的絲啊~
于是拿了一個鑷子嘗試去揪一根出來看看,結(jié)果驚人的一幕出現(xiàn)了:黑斑直接跟著一起取出來了。
專家一看,這不是紙板上的紙皮嗎?被口水浸濕了牢牢地粘在了女孩的上腭上。
看到取出來的東西,媽媽一下子尷尬了,她說,感覺自己以后再也不想來這家醫(yī)院了。
原來,女兒正處于長牙期,見什么都咬,前幾天趁媽媽洗碗的時候,在咬紙盒,這紙皮就悄無聲息地貼在了寶寶的口腔內(nèi)。
這個事情雖然最后只是虛驚一場,但是如果女兒將紙皮吃下去了,那就不是一件烏龍了。
寶寶長牙的時候,會感到疼痛,想找個東西咬也比較正常,家長可以用手指給寶寶磨磨牙齦,或者給寶寶買個兒童牙膠。
另外在生活中,孩子也經(jīng)常喜歡往自己的嘴里塞一些東西,見啥咬啥,很容易發(fā)生一些異物卡喉或者將異物吞進肚子里的情況。家長需要這些方面:
1、將一些細小的東西,如硬幣、電池、紐扣之內(nèi)的東西放到寶寶接觸不到的地方。
2、給3歲及3歲以下寶寶不要買有細小零件的玩具,防止寶寶吞咽。
3、多注意寶寶的動向,及時阻止寶寶將不安全的東西放入口中的行為。
4、給寶寶喂食時不要逗寶寶笑,也不要給寶寶喂一些比較大塊的食物,如整個葡萄、堅果、巧克力豆等。
育兒的道路是一場漫長的修行,希望各位家長多多努力!希望寶寶能夠健健康康成長!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