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坐高鐵碰到一個三歲男孩,活潑開朗??吹胶退挲g相仿的落落,他熱情打招呼,并邀請落落和他一起玩。
兩個小朋友開車前玩鬧了會,開車后車廂安靜了下來。我就告誡落落不要吵,會影響別人,安靜內(nèi)向的落落跟男孩說了再見,就乖乖坐在了自己座位上。
但活潑外向的男孩卻不依不饒,非要爬過來和落落玩,他媽怎么勸說都不聽,還試圖從移動桌往上爬過來。男孩媽媽強行把他抱下放在座椅上,他就大哭大鬧,邊哭邊喊:“我要和小姐姐玩,我要去?!?
最后他媽媽再三安撫,他終于不再試圖往前爬,但又開始給落落遞零食,遞了一個又一個,落落不停說謝謝,到后來開始有點煩,委屈地對我說:“媽媽,我不想要了。”我說:“那你告訴他,我不要了。謝謝你。”
落落再三拒絕,男孩還是連續(xù)不停遞零食,最后把整個零食袋扔過來時,恰好砸到了落落,落落被砸哭了,男孩媽媽特別抱歉,哭笑不得說:“我兒子就是太外向,太熱情。很多人覺得這是優(yōu)勢,但有時候真的很煩?!?
我們總覺得,外向孩子吃得開,外向孩子更有競爭力,所以內(nèi)向孩子的父母,總默默羨慕那些外向孩子的父母,并想方設(shè)法讓孩子變外向。
的確,外向孩子能說會道,更招人喜歡。但外向性格,發(fā)揮好了才是優(yōu)勢,發(fā)揮不好就成了麻煩。
比如外向孩子活潑好動,但到了公共場合,活潑好動就變成了聒噪吵人。
外向孩子熱情開朗,但熱情過頭,就會讓人盛情難卻,心生厭煩。
外向孩子勇于表現(xiàn),但表現(xiàn)欲過強,就成了不懂分寸、愛出風頭。
因而,外向是不是優(yōu)勢,關(guān)鍵看父母的引導,引導得當才是優(yōu)勢,引導欠妥就是麻煩。
那么,父母如何引導呢?
一、批評鼓勵相結(jié)合
外向孩子愛表現(xiàn),活潑好動,本是好事,但缺乏自控力的他們總會不經(jīng)意闖禍。
就像高鐵上的男孩,給落落遞零食本是熱情愛分享,但行為不當反而傷到了落落。碰到這種情況,父母總無比糾結(jié),批評怕傷害孩子積極性,不批評又怕他們是非不分,養(yǎng)成壞習慣。
其實父母只要把批評鼓勵結(jié)合起來,做到獎懲分明,幫孩子認識到是非對錯,就能發(fā)揮他們性格中積極一面,從而彌補性格中的缺陷。
比如高鐵上的男孩,媽媽事后可以這樣做:
1、 鼓勵優(yōu)點
男孩遞零食,熱情愛分享,這是好習慣,所以媽媽一定要多鼓勵,勤贊揚。讓孩子把好習慣繼續(xù)發(fā)揚光大,這樣性格外向才會變成孩子的優(yōu)勢。
2、 制定規(guī)則
外向孩子自控力比較差,所以容易失控,就像高鐵上的男孩,因為碰到同齡人,一時興奮就無法抑制自己,于是變成了眾人眼里的“熊孩子”。其實他的熊,只是過于熱情活潑。
因而在家父母就要給孩子制定好規(guī)則: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吵鬧;熱情分享要有度。制定好規(guī)則后,父母以身作則多引導,不怕孩子犯錯,只要父母循序漸進的糾正教導,孩子慢慢會成長。
二、告誡孩子別太自我
外向孩子熱情好客,有很強表現(xiàn)欲,喜歡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但表現(xiàn)欲過強就會讓人反感,覺得他們不懂分寸。
落落親子班有個男孩,典型外向性格,自控能力差,表現(xiàn)欲望強。老師上課,他一分鐘也坐不住,不是跑來跑去就是亂插嘴。尤其是老師要求小朋友上臺互動時,他總搶第一。爭強好勝無可厚非,關(guān)鍵是他做完了,還不肯下來,別的小朋友上臺互動時,他也要插上一腳,甚至爭著說搶著做。
老師再三告誡男孩媽媽,管好孩子,別打斷其他小朋友。但男孩媽媽始終不以為意,甚至隱隱自豪。
孩子有表現(xiàn)欲很正常,但要有個度,表現(xiàn)欲過強,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這樣的孩子本質(zhì)很自私,也不招人喜歡。
因而父母要時時告誡孩子謙虛謹慎,不要過于出風頭,別太自我,要顧及別人。
只有這樣,孩子的外向性格才會變成孩子的盔甲,所向披靡。
三、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外向孩子普遍活潑好動,雖然蹦蹦跳跳惹人愛,但好動過了頭就會不斷惹禍。
8歲的苗苗性格外向活潑好動,在小區(qū)里玩,不是弄傷了小朋友,就是弄壞了人家的玩具,每次問及原因,她總義正言辭,我只是跟他們玩。
苗苗媽媽特別苦惱,總希望苗苗可以安分內(nèi)斂一點,少惹點禍。
孩子惹禍很正常,但如果每次孩子惹禍犯錯,父母都及時解決處理,這其實是變相縱容,久而久之,孩子會更加肆無忌憚。
外向孩子充滿活力,好動冒失,惹禍犯錯在所難免,父母不要總充當“消防員”,替他們承擔責任,讓他們自己承擔犯錯后果。
就像苗苗弄壞了小朋友的玩具,父母就讓苗苗用自己零花錢賠償,承擔賠償責任的苗苗慢慢會明白:自己惹的禍,自己承擔。
父母可以幫孩子協(xié)調(diào)商量,但讓他承擔主要責任,并讓他明白做錯事就要付出代價,不是不痛不癢的道歉就能彌補。
當然如果是孩子無心之失,父母也不要過度指責,重在引導教育,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孩子的外向性格優(yōu)勢。
四、幫孩子消耗多余精力
外向孩子大多精力旺盛,好像打了雞血,對事情充滿好奇,永遠不知疲倦。本是好事,但對忙碌疲憊的家長來說,卻有點苦不堪言。
高鐵上的男孩從上車到下車,都沒有真正安靜下來,據(jù)他媽媽說,他早上7點多醒來,玩了一上午,睡了3小時,上車時剛睡醒,所以精力正旺盛。
面對這種精力旺盛的好動孩子,父母要幫他們找到正確發(fā)揮多余精力的活動,消耗掉多余精力。此外,還要調(diào)整作息時間,盡量縮減他們午睡時間,免得睡太久過于亢奮。
表姐在這事上做的特別好,她兒子小石頭從小就精力過人,到了五六歲更是異常磨人,惹禍無數(shù)。表姐苦惱許久,給他報了跆拳道班,自從上了跆拳道班,小石頭安靜在家的時間變多了,因為他多余精力在跆拳道班上得到了宣泄,因而回到家他就不再上躥下跳,坐臥不寧,反而能安靜下來看看書,練練字。
其實,性格沒有優(yōu)劣之分,外向孩子活潑開朗,內(nèi)向孩子安靜內(nèi)斂,各有千秋。
父母不要總覺得外向性格吃香,就強逼內(nèi)向孩子變外向,那對孩子是摧殘。
正如心理學家李子勛所說:“當一個內(nèi)向的人試圖變得外向時,他可能失去了自我內(nèi)心的安寧,也失去了命運的眷顧?!?
而且,外向性格究竟是優(yōu)勢還是劣勢,還要看父母的引導教育。
父母對孩子一味縱容,不加節(jié)制,外向孩子很容易變成人見人厭的“熊孩子”。
但如果父母有原則、有分寸引導孩子,孩子的外向性格就會變成優(yōu)勢。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